虞博士 :
应天苏州府常熟县麟绂镇人。祖、父均以教书为业。3岁丧母,自小随父居教馆之家。14岁父亲去世,继父业教书。24岁进学,27岁成亲,仍以教馆养家,多为善事。41岁乡试中举,两次会试未第。50岁中进士,授南京国子监博士。到任后护庇斯文,倡行礼乐教化。与杜少卿、庄绍光、迟衡山等名流交接,应众人之请担任祭泰伯祠主祭。在南京六七年后,往浙江赴任,众名流为他饯别。
虞博士在书中是一位“真儒”的形象。他体现了儒家的核心精神:“仁者爱人”。他身为寒士之时便救起投水自尽的农民并济助他安葬父亲;做国子监学博,对应天府发下来犯错的监生极为优待,并替他辩明所受冤屈事;又宽宥考试作弊的学生。表侄为他照看家乡的房子却将房子拆卖换钱,他对表侄毫无责怪,还答应给表侄找银子租房住。他处处为别人着想,施恩于人,却不要人谢他、报答他,甚至不愿意别人知道。他由自己的“爱人”之心扩充为有助于政教的德化之风。他帮助万里寻亲的郭孝子,和众贤人会见萧云仙、汤镇台,赞赏他们实践礼乐兵农的事功。特别是主祭了祭泰伯祠的盛典,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虞博士的仁者之心是出于本真,衷诚无伪,心口如一。他送银给葬父的农民,特别说明要留下一部分给自己做盘费;别人劝他求康巡抚荐举征辟,或者做官,或者不做官辞了回来得到高名,他拒绝说:这样求荐不是真心,辞官又不是真心;进士履历上实写年庚为50岁,不像别人虚写年龄,结果被派做闲官,却欢喜地去上任。学生劝他不要把有钱的诗文转托杜少卿做,他回答说自己还沾杜少卿的光,把100两酬银留下20两给表侄。
虞博士的“真”还表现在他从现实出发,既妥善地解决生存面临的问题,又忠实于自己的个性,保持独立的人格。他年轻时听从祁太公的话,学习了地理算命等“寻饭吃的本事”,看考卷是为了进学好坐馆,应举考进士做官也只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他离开南京与杜少卿临别时说:“我本赤贫之士,在南京来做了六七年博士,每年积几两俸金,只挣了三十担米的一块田,我此番去,或是部郎,或是州县,我多则做三年,少则做两年,再积些俸银,添得二十担米,每年养着我夫妻两个不得饿死,就罢了。”“现今小儿读书之余,我教他学个医,可以糊口。我要做这官怎的?”这种生活态度反映出明中期之后的变异思潮对儒学的渗透。
虞博士是以作者崇敬的上江县学教谕吴培源为原型写出来的,在塑造这一“上上人物”时,“纯用正笔,直笔,不用一旁笔、曲笔”(卧闲草堂本评语),把他写成“上而伯夷、柳下惠,下而陶靖节一流人物”(第三十六回),理想化色彩浓厚,但其生动性稍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