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采镂金 :
指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的或追求的繁复、华丽、雕琢之美。南朝钟嵘《诗品》中卷云:“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采镂金。’颜终身病之。”鲍照比较谢灵运和颜延之的诗歌后,说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颜诗则是“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错采镂金指颜延之诗歌表现出的辞藻华丽、繁复雕饰、绚丽烂漫之美,强调艺术创作中人为的重要性。但是,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主流话语中,一般认为错采镂金之美不如清水芙蓉之美的境界高。
“错采镂金”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的儒家哲学思想,孔子“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郁郁乎文”、荀子“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都强调了词文华美、人为雕饰的重要性。汉大赋的创作典型地反映了文辞的雕饰之美。
魏晋以后,由于老庄思想逐渐占据主要地位,错采镂金多被人像颜延之一样“病之”。而唐代华丽铺张、内容充实丰满的盛唐气象则使错采镂金再次鲜明地呈现于各种艺术类型中。当代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将错采镂金的美和芙蓉出水的美总结为中国美学史上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