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彦 :
浙江镇海人。幼年家境贫寒,小学未毕业便去上海做学徒。五四运动时期,加入北京工读互助团,在北京大学学习世界语和旁听鲁迅讲授的中国小说史课程。不久开始文学翻译,注重介绍被压迫的弱小民族的作品,其译作先后结集出版的有《犹太小说集》(1926)、《世界短篇小说集》(1928)、《显克微支小说集》(1928)等。
1923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秋夜》。后陆续出版短篇小说集《柚子》(1926)、《黄金》(1928)等。是早期乡土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以浙东农村生活为题材,在乡土风俗的描绘中刻画人情世态。192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童年的悲哀》,以赞颂的笔调,塑造一个“多才而又多艺”的农村雇工的形象,标志其创作方向的新变化。除了破败的农村市镇的现实,在另外一些短篇中,还写到动荡不安的城市生活,笔触日趋朴实严峻。受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影响,开始运用阶级论观点考察社会,反映人生。这一时期创作的长篇小说《野火》(又名《愤怒的乡村》,1936),以较大的规模,正面表现农村的阶级对立,歌颂以华生为代表的贫苦农民的自发反抗与斗争。在创作小说的同时,还写了不少散文,先后集成《驴子和骡子》和《旅人的心》等。
抗战期间,鲁彦颠沛流离,贫病交迫,仍积极投身抗战文学活动。曾于1942年主编大型文学月刊《文艺杂志》。其间,作品多为散文和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春草》未完。出版的小说集有《伤兵旅馆》(1938)、《我们的喇叭》(1942)等。1944年8月20日,于桂林逝世。
鲁彦著述甚丰,主要以短篇小说和散文著称。初期作品带有颇为热烈的主观色彩,显示出青年人的愤懑和不安。后以冷静朴素的笔触,成为严谨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飘荡着若干惆怅、几份哀愁,还不时闪现出一些哲理,从而形成绰约多姿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