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尘轩四种曲》 :
李文翰著。各剧刊刻时间不同。有清道光刊本。
《紫荆花》2卷,32出。有道光二十二年(1842)味尘轩刊本。卷首有道光十八年金宝树《序》、道光二十二年六月作者《自序》及《凡例》。该剧始作于道光十八年,完成于道光二十一年。主要剧情写书生理珠原聘凌玉娘为妻,凌父嫌贫爱富,将女儿改许盐商之子。玉娘守贞,坠楼遇救。理珠进京寻兄,几经波折,二人终得团圆。剧中对官场丑恶腐败多有讽刺抨击,可见作者愤世嫉俗的态度。第31出《诧生》写理珠死去3年后复生拜见父亲,理珠父亲误以为理珠是鬼,不肯相信其复生。作者以旁逸斜出之笔,对官与鬼的关系发表议论,将官与鬼联系起来,用以表现对官场的嘲讽。剧中使用吴语作为戏谑科诨手段,反映了当时的戏曲创作风气。
《胭脂舄》2卷,16出。有道光二十二年味尘轩刊本,作于同年。取材于《聊斋志异·胭脂》,结构紧凑,针线细密,借题发挥,对道光年间官场黑暗与科举弊端多有讽刺与抨击。剧中所写治狱能吏施学使即作者宣城同乡、前辈文学家施闰章。作者《自序》中有云:“稗官野史,类属荒唐,说部传奇,不嫌附会,而因人纪事,写平反冤狱之苦心,成惜玉怜才之韵事。读其文者,传为风月美谈而已,其他何计焉!余揣先生治狱之意与聊斋作传之心,有感于中,假胭脂之名,假胭脂之舄,以为名,谱传奇十六出,补聊斋所未圆之说。非与《志异》操戈,正欲为愚山左臂云耳。”
《银汉槎》2卷,18出。该剧始作于道光二十四年冬,完成于道光二十五年春,有道光二十五年三月风笛楼刊本。剧本以“河海之灾”形容当时中国内忧与外患的情形,借汉代张骞勘探河源、治理水患的故事,影射鸦片战争时期的社会状况,把批判矛头指向统治阶层和封建政治、经济、官僚制度的某些方面,体现出作者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而将张骞向西域“查探河源”,向域外“堵外患而清水患”作为全剧的结构主线,隐含着向西方寻求出路的文化意味。本剧结尾也极有特色,作者在习以为常的大团圆结尾中,直接说明这不过是幻想而已,将剧情从神话传说拉回到严酷的现实中来,并以风、云、雷、电出场,暗示时代风暴即将到来,给观者强烈的心理刺激。
《凤飞楼》2卷,20出。有道光二十七年味尘轩刊本,作于同年。该剧是作者任岐山县令时所作,取材于《岐山邑乘》所载明末烈女梁珊如故事,写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岐山时,少女梁珊如为李自成部将混天猴所掳,抗拒不从而死。作品描绘战乱中种种惨相,暴露了明末社会的动荡不安给普通百姓造成的巨大冲击,而通过穿插战乱中孝子、忠臣、义绅的故事,则反映了作者的正统立场和忧时忧民情绪。
卢前从传统曲学和明清传奇总体成就的角度出发,评价李文翰的四种传奇云:“都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可以称述的地方。”(《中国戏剧概论》)但从近代传奇杂剧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李氏四种曲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均有值得重视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