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盘西化 :
近代以来兴起,主张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吸收西方文化,力图用西方文化取代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文化发生一场全面革命。是近代以来落后的中国在应对西方先进国家的挑战过程中,一部分知识分子对中国出路所作的一种政治文化选择和思考,是对中国文化本位论和中西文化折衷调和论的反动。
1919年,胡适在《新青年》第7卷第1号发表《“新思潮”的意义》,提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口号,强调分辨“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并指出这种新思潮的目的是“再造文明”。1923年,胡适在《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认为:“东西文化的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决不是‘连根拔去’和‘翻身变成世界文化’两条路所能完全包括。”表明胡适并不认为应该全盘否定中国文化。1929年,胡适作《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正式提出“全盘西化”一词,主张“中国必须充分接受现代文明,特别是科学、技术与民主”。
1934年,陈序经发表《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书,断言:“我们的惟一办法,是全盘接受西化。”1935年,胡适发表《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指出“全盘西化”一词不妨改作“充分世界化”,还用自己穿长袍、写汉字指出事实上做不到“全盘西化”。可见胡适用过的“全盘西化”一词并没有严格的学术意义,真实意图是“取法乎上,仅得其中”。
全盘西化论萌动于戊戌变法时期,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影响及于20世纪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