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风杂文论争 :
1938年10月19日,阿英在上海《译报•大家谈》发表《守成与发展》,对“鲁迅风”杂感的风行表示反感和抗议。在文中讽刺“孤岛”杂文作家巴人模仿鲁迅杂文,“鲁迅有《门外文谈》,于是就有人写《扪虱谈》;有《无花的蔷薇》,就有人‘抽抽乙乙’地作‘碎感’”。很显然,阿英认为“鲁迅风”杂文的写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新的杂文作家应该发展和创造,而非模仿和守成。这一观点引发了“鲁迅风”杂文作家的批驳,由此形成了一场论争。
在阿英发表文章的次日,《申报•自由谈》主编巴人就发表《“有人”在这里!》,申辩自己的杂文“并不是袭取鲁迅的”,鲁迅之伟大他是无法超越的,就算学习他也还“不配”。随后阿英又在《译报•大家谈》上发表《题外的文章—答巴人先生》,重申“有感于近倾模仿鲁迅之风甚盛”,因而撰文表示“抗议”。至于巴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必说“许多意气话”。对此,巴人22日发表《“题内话”》,指出阿英抗议“鲁迅风”杂文,是一种个人品质上的“恶意”,指责阿英是“制造嫌隙的人”。他声明自己写作杂文,的确有意识地向鲁迅学习,却“并不是袭取鲁迅”的,“以后还要‘鲁迅’下去。”此后,阿英与巴人都没有再发表文章,两人的论争遂告结束。11月下旬,因庞朴和杨晋豪相继撰文责难“鲁迅风”杂文及其作者,又引起了更大范围的争论。庞朴发表《论“鲁迅风”》攻击“杂文风”作家“结成帮口”,有“霸持”“孤岛文坛”的“卑污的企图”,所写文字“孤鬼气味十分浓重”。杨晋豪发表《写给谁看?》批评“鲁迅风”杂文内容“粗浅”,文笔“诡奇”“暗晦”,劳苦大众看不懂,知识分子“小众”看来“味同嚼蜡”。对于责难,被称为“鲁迅风”杂文的作家相继撰文加以批驳。因论争轰动一时,也引发了其他派别的文化人相继介入。
11月4日,《译报》主编钱纳水邀请郑振铎、巴人、阿英等四五十位文化人在上海福州路开明书店举行座谈会,讨论因“鲁迅风”杂文引起的论争,与会者相互辩论,各抒己见,并未取得一致认识。12月6日,孙一洲发表《向上海文艺界呼吁》,认为反对“鲁迅风”杂文的论调中,至少在客观上抹杀或低估了鲁迅杂文的价值,他重申鲁迅杂文的重要性,并提出3点呼吁,希望争论能取得一致结论。在郑振铎等人的努力下,上海文艺界40余人于12月8日联合签署《我们对于“鲁迅风”杂文问题的意见》,强调不同党派的文化人在反日反汉奸斗争上的一致性,呼吁大家顾全大局,立即停止论争,标志着“鲁迅风”杂文论争基本结束。
“鲁迅风”杂文论争历时不足3个月,但它是发生在上海“孤岛”文坛的一次影响最大的论争。这次论争使上海孤岛作家认识到学习鲁迅及其杂文的重要性,认识到写作鲁迅式杂文的必要性,也进一步认识到维护抗日统一战线、加强团结的紧迫性,从而促进了“孤岛”杂文创作的发展和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