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有桃》

    《园有桃》 :

一首没落贵族忧贫畏讥之诗。大致作于魏为晋献公所灭即公元前660年前后。

全诗两章,每章十二句。诗分别以桃树和枣树起兴,桃树和枣树都是有用的材料,但是自己的才华却不能施展出来,这就为全诗奠定了忧伤不平的基调。诗中作者对所在的魏国不满,周围之人不但不了解他,而且还指责他高傲、反复无常,因此他在忧愤无法排遣的时候,只得长歌当哭,自我安慰,最后在无可奈何中,表示“聊以行国”置一切于不顾的消极厌世之情。反映了魏亡国前后人们消极悲观的衰世之音。第二章是第一章的复沓,大意基本相似,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无奈忧愤之感。诗以四言为主,杂以三言、五言和六言,句法参差,对后世古体诗影响较大。

为您推荐

《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 : 一首女子抱怨没能遇到中意男子的诗。但《毛诗序》以为是“刺忽也。所美非美然”。 据《左传》《史记·郑世家》记载,鲁桓公十六年(前696),宋、鲁、卫、陈、蔡五国之师伐郑昭公。郑昭公为..

发愤著书

发愤著书 : 指将忧愤不平视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作活动的内在动力的源头,可上溯至《诗经》“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诗经·园有桃》)。孔子提出的“诗可以怨”(《论语·阳货》)也是这一认知的例证。“发愤..

《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 :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以《毛诗序》为代表,认为是讽刺国君起居无节,号令不时之作;一种是反映官吏因朝廷的政令无常,不得休息而作,如闻一多《风诗类钞》曰:“夫之在家,从不能..

《东门之墠》

《汾沮洳》

《汾沮洳》 : 一首女子思慕男子之诗。大致作于魏为晋献公所灭即公元前660年前后。全诗三章,每章六句。均以“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汾一曲,言采其藚”起兴。刘毓庆在其译注的《诗..

《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 : 一首郑人讽刺郑昭公的政治诗。《毛诗序》云:“刺忽也。郑人刺忽之不昏于齐。大子忽尝有功于齐,齐侯请妻之。齐女贤,而不娶,卒以无大国之助,至于见逐,故国人刺之”,讲述了郑昭公取色弃德而导..

唯乐不可以为伪

唯乐不可以为伪 : 指认为只有音乐是不可以作假的。语出《乐记・乐象》篇:“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