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门》 :
一首讽刺统治者为恶的诗。据《左传·桓公五年》记载,陈桓公生病之时,桓公弟陈佗杀了自己的侄子太子免。待桓公一死,陈佗便自立为君,于是陈国大乱。后得蔡国出兵杀死陈佗,国乱方平。此诗即作于这一历史背景之下。关于创作时间,郑玄《诗谱》系于周桓王朝。另苏辙《诗集传》云:“桓公之世,陈人知佗之不臣矣,而桓公不去,以及于乱。是以国人追咎桓公,以为桓公之智不能及其后,故以《墓门》刺焉。”姑系于陈佗之乱前后,当周桓王(前719~前697)时代。
全诗两章,每章六句。各章意思大致相同。每章前两句以荆棘恶木和鸮鸟恶禽起兴,中间两句反复呼告要警惕恶人,最后两句写呼告并未得到重视,诗人无奈之下的内心失望。诗人以恶木荆棘和恶禽猫头鹰起兴,寓意应该砍去荆棘,提防恶鸟,讽刺诗中那个恶人,即“夫也不良”的“夫”。这里的兴句,同时兼具了比喻和衬托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