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

    张恨水 :

原籍安徽潜山。生于江西广信(今上饶地区),卒于北京。幼读私塾。1913年考入孙中山在苏州创办的“蒙藏垦殖学校”,翌年因学校解散失学返乡。同年完成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青衫泪》。1914年春只身赴南昌求学,秋赴汉口,开始以“恨水”为笔名为小报写补白。1918年经友人推荐到芜湖《皖江日报》任总编辑,开始记者生涯。文言中篇《紫玉成烟》和白话言情长篇小说《南国相思谱》在《皖江日报》连载并获得好评。五四运动后,受新文化影响,前往北京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兼)职于《益世报》、上海《申报》、芜湖《工商日报》《今报》等报刊。1924年应邀主编《世界晚报》副刊《夜光》。

  新闻界的经历促使张恨水创作了长篇小说《春明外史》(1924)。作品以主人公杨杏园的恋爱史为贯穿情节,承袭了近代谴责小说的格局,触及了上层社会的黑幕,揭露了官场的弊端和种种社会陋习。作品带有“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印记,偏重关注于人物的情感世界与私生活,叙述中不乏猎奇与赏玩的成分。

  1933年出版的《金粉世家》是张恨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了北伐前北京金姓内阁总理的繁华绮丽的大家族的兴衰史。言情的故事,大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纷争,使小说通俗畅销。小说剖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家族模式的潜在危机,刻画了一批性格各异、反映时代现实的青年男女形象,被誉为“民国《红楼梦》”。小说采用章回体形式,融合新文学技法,成为通俗文学经典,也引起了新文学领域的关注。他的另一代表作《啼笑因缘》在1929年上海《新闻报》上连载。内容是以主人公樊家树为中心的多角恋爱故事,中间穿插军阀刘国柱仗势霸占民女的情节,以及关寿峰父女锄强扶弱的武侠传奇。作者以樊家树为理想人物,强调这位平民化大少爷助贫济困的品质。作品将反强权的精神、缠绵悱恻的言情故事和惊险紧张的武侠传奇熔于一炉,传统章回小说和西洋小说新技法杂糅一体,发表后曾风行一时,还被改编为戏剧、评弹和摄制成影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恨水努力从事“国难小说”的创作。这类短篇小说大都收在《弯弓集》(寓有弯弓射日之意)中,虽仍不脱言情特色,但作者主观用意乃在“唤醒国人”,尽一点“鼓舞民气”的责任。1935年秋,由于华北形势日紧,张恨水举家南迁。初至上海,为《立报》编副刊《花果山》;后迁南京,办《南京人报》,并自编副刊《南华经》。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恨水经安徽至武汉,再到重庆,加入《新民报》。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是社会讽刺小说。《八十一梦》(1939)是以梦幻的形式写就的寓言式小说。他参照《西游记》《镜花缘》《儒林外史》及谴责小说的笔法,对大后方政要官绅纸醉金迷的颓败生活进行了深刻辛辣的揭露和讽刺,成为大后方最畅销的一部小说。随后的《五子登科》也是一部抨击国民党达官要员胡作非为的讽刺小说。此外张恨水还创作了许多诗文。

抗战期间,张恨水曾被推选为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抗日战争结束后,任北平《新民报》总经理兼编副刊《北海》。1948年辞去《新民报》职务,1949年突患中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恨水继续文学创作,50年代陆续创作《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孔雀东南飞》等13部中长篇小说,发表于香港等地的报刊上。

张恨水的文学突破雅俗,既能代表通俗文学的高度,也具有新文学的品质。他在写作的态度、题材、手法、形式等方面都表现出自觉的融合与探索的精神。

为您推荐

新文化阵营与甲寅派论争

新文化阵营与甲寅派论争 : 甲寅派是2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个复古派,因《甲寅》周刊而得名。1914年5月,章士钊在日本东京创办时政评论性综合月刊《甲寅》,次年被禁。1925年7月,章士钊在北京恢复《甲寅》,改月..

人生派写实小说

人生派写实小说 : 文学研究会关注社会人生的文化宗旨和启蒙主义精神,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强调作品的思想和社会价值。反对将文学当做封建的载道文学和游戏消遣的工具,反对所谓纯艺术的文学,被人称为“..

《与阳休之书》

《与阳休之书》 : 北魏祖鸿勋撰。原文见于《北齐书·祖鸿勋传》,严可均收入《全北齐文》卷二。阳休之,字子烈,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县)人。此文是祖鸿勋辞官归里写给阳休之的信,共分两个部分。先叙述其陶冶山..

萧红

言志派散文

言志派散文 : 周作人在20世纪20年代就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后来更形成了一整套散文理论,提倡“言志”的小品文。在《〈中国新文学大系 散文一集〉导言》中,周..

文化围剿

文化围剿 : 从1927年至30年代末,执政的国民党为了配合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军事“围剿”,开始进行相应的文化“围剿”。上海市党部执行委员潘公展主持的《汗血月刊》于1933年4月创刊,创刊号即是“剿匪问题..

《登大雷岸与妹书》

《登大雷岸与妹书》 : 南朝宋鲍照撰。原文见于《鲍参军集》卷二、《艺文类聚》卷二十七、《全宋文》卷四十七。此文应作于元嘉十六年(439),临川王刘义庆出镇江州(今江西九江),鲍照为佐吏,随其自建康(今江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