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 :
1930年10月在上海正式成立。先后参加同盟的有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以及教育、音乐、美术、世界语小组等8个团体。同盟与1938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一样,规模空前广大。
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的成立有独特的历史背景。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后,一大批革命的文化工作者陆续聚集到上海,使上海成为这个时期的革命文化中心。1927年冬,由蒋光慈、钱杏邨、孟超等人创办了太阳社,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李初梨等创造社成员“向左转”,重组创造社。这两个革命文学团体的成员虽然大多数是共产党员,但他们的政治经验、马列主义水平都比较幼稚,加之受国际、国内“左”倾情绪的影响,表现了较为严重的急躁情绪与宗派主义情绪。特别是对五四以来有成就的进步文化人士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甚至持贬低和否定的态度,把他们视为异己力量进行攻击。
为了加强党对国民党统治区文化战线的统一领导,团结和组织广大的进步文化工作者反对国民党的文化“围剿”,1929年下半年,中共江苏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成立一个统一的文化界组织的指示精神,在上海组成文化工作委员会。1930年初,在文化工作委员会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多次酝酿和讨论,于3月2日在上海召开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又相继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和电影、音乐小组等左翼文化团体。为便于统一领导这些组织和团体,1930年10月,在上海成立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1932年11月,总同盟创办了机关刊物《文化月报》。
一二·九运动后,总同盟的成员大部分参加了全国各界的救国会。1936年初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自动停止活动。周扬、钱亦石、李一氓、胡乔木等都是重要骨干。参加总同盟的8个左翼文化革命团体中,阵容最大、最为活跃、最有影响力的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及其所属团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界的统一战线组织,团结和争取了大批左翼文化工作者,同国民党的反革命文化“围剿”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创作了一大批具有很高水平的文艺作品和理论著作,宣传了马克思主义,锻炼造就了一支马克思主义的文艺队伍,而鲁迅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近年来,对于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的研究比较深入的是学者孔海珠,她系统梳理了总同盟的历史脉络和组织关系,发现了大量新史料,尤其是对《文化月报》作了发掘和研究。阐述了总同盟在中共党组织的直接领导、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声援下,顽强不懈开展左翼文化运动的贡献。还勾画出中共党组织把握左翼文化运动方向、培养文化骨干队伍,将革命文化种子散向四方的历史面貌。这为认识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开启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