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褒 :
蜀资中(今四川资阳)人。工歌诗,善辞赋。宣帝提倡歌诗音律,士多召见待诏。益州刺史王襄闻王褒有俊材,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襄奏王褒有逸材,宣帝征之入朝,令王褒作《圣主得贤臣颂》。常从帝游猎,所幸宫馆,则令歌颂。不久,擢为谏议大夫。太子体有不安,宣帝命王褒侍奉,于是朝夕诵读奇文及自作辞赋,颇为太子喜爱。后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宝,宣帝命王褒前往祭祀,病死道中。
明刻本《王谏议集》书影
现存作品如《圣主得贤臣颂》《甘泉宫颂》等篇,皆歌功颂德之作。唯有《洞箫赋》较有特色,在描写音乐的赋作中,这是较早的一篇。赋的前半篇铺写江南竹林美景,辞藻华艳;后半篇写箫声,绘声绘色,笔触细腻。赋中以人事人情喻箫声,有新颖别致之处,其中“优柔温润,如慈父之畜子也”句,“以声比心”,尤为知名。刘勰称“子渊《洞箫》,穷变于声貌”。汉元帝为太子时,曾令后宫贵人左右都诵读《洞箫赋》。此赋在当时颇有影响,篇中又颇多骈偶句,开魏晋六朝咏物骈体赋之端。王褒另有俳谐之文《僮约》,文体近于民间契约,是一篇用当时口语写成的游戏文字。记述当时地主家奴仆的生活,极尽铺张敷衍,语言简洁生动。
《汉书·艺文志》著录赋16篇;《隋书·经籍志》有《王褒集》5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王谏议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