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
苏洵子、苏辙兄。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幼年承受良好的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曾以东汉名士范滂的事迹勉励其砥砺名节。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六年,应制科试,入三等,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治平二年(1065)正月还朝,判登闻鼓院,二月召试秘阁,直史馆。三年四月,苏洵卒,返蜀居丧。熙宁二年(1069)还朝,任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四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通判杭州,继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二年(1079)七月在湖州任,以其诗文谤讪新政的罪名被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数月后获释,责授黄州团练副使。七年,诏移汝州团练副使。元丰八年,神宗去世后,起知登州。到官五日,被召还朝。元祐(1086~1094)中,由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因遭新旧两党夹击,其间曾出知杭、颍、扬、定四州。绍圣元年(1094),坐讥刺神宗责贬惠州、儋州。徽宗即位,遇赦北归,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高宗即位,追谥“文忠”。
苏轼受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的影响,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他早年“奋厉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向往清明治平的盛世,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积习,又反对王安石的激进变法,同时与因循守旧的保守派相牴牾。既具有超旷达观的襟怀,超然物外,无往而不乐;又用老庄“万物齐一”和佛教“万物皆幻”的思想消解痛苦,坦然面对逆境。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不随世俯仰,因而既不见容于元丰,又不得志于元祐,更受摧折于绍圣,一生遭受很大的政治磨难,仕途曲折,历尽升沉。
湖北黄冈苏轼纪念馆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