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子》 :
东晋末南朝宋初陶渊明作。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或说一名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孙。
《责子》这首诗作于陶渊明长子俨16岁时,故依据《命子》推算,王瑶认为此诗作于陶渊明44岁时,而袁行霈认为作于陶渊明50岁时。
陶渊明《责子》中的场景
诗歌题曰“责子”,实则爱之深切也。诗中描叙长子阿舒已16岁,阿宣15岁,正在“志学”阶段,但都不愿意学习上进;“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有人或理解成陶公因为经常醉酒,导致儿子们智力低下,此诚痴人说梦。故宋人黄庭坚批评说“观渊明之诗,想见其人岂弟慈祥,戏谑可观也。俗人便谓渊明诸子皆不肖,而渊明愁叹见于诗,可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陶渊明〈责子〉诗后》)。其实,这首诗集中展现了陶渊明童心未泯,爱子心切的深情,“如为人父母者,对于儿童没有深厚的同情,或是自己没有保持住儿童的天真,都不能说出简切深刻的话”。宋人辛弃疾“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即从此诗“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化出,均从一位慈父的眼中去写孩子们的童真天趣。
《责子》结句“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与《命子》结句“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焉哉”,前后交相辉映。五子不长进,陶公并不以此为忤。“失望之中,见其谐谑;谐谑之余,又见其慈祥。一切顺乎自然,有所求而不强求,求而得之固然好,不得亦无不可。渊明处世盖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