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香炉:【博山香炉】汉代铜铸薰炉,因盖雕镂成山形,象征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
博山香炉具灵动之美。
《西京杂记》,“丁缓作九层博山香炉,镂以奇禽怪兽,皆自然能动。
”质实的铜炉,盖被镂空,烟气从中富出,丝丝缕缕,飘忽不绝,再加上烟云之间,兽走禽移,灵动之势,宛然在目。
当然,香炉的空灵之美,更从审美境界的阔大空幻表现出来,吕大临《考古图》,“香炉象海中博山,下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象海之阳环。
”这样,就使审美者产生了大海绕山的审美幻觉,顿觉境界空灵无边。
炉铭》,“上仙蓬莱,吐气委蛇,芳烟示其某种意义的,而诗是通过运用比兴手法来取象造境以表情达意,它们是相通的。
《诗》、《书》、《礼》、《乐》、《春秋》、《易》等,无不以象为教。
所谓象者,“盖道体之将形而未显者也”(同上)。
意思是说,在宇宙万物以及人类生活中,都贯穿着一个谐调运行的终极本体,这个本体即“道”。
道良静而动,营造阴阳以成万物,道是不可见不可言的,人只能从道所表现出来的万物的现象中感知这个宇宙本体。
这种万物之象被章学诚称为“天地自然之象”,但作为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思维过程,并不是对这“天地自然之象”的简单反映或复制,作为审美活动的人,他是将自身的生命价值与社会实践关系参与到“天地自然之象”中,赋子“天地自然之象”以“人伦日用”或“圣人之道”的价值,从而成为“人心营构之象”的。
“天地自然之象”与“人心营构之象”是章学诚对“象”的科学划分。
“人心营构之象”作为一种艺术的审美思维,它虽然也来自“天地自然之象”,但又有着更大的创造性。
占代中国艺术强调“文以载道”,文艺的教化作用是首位的。
《中庸》说“修道之谓教”。
因此,起着教化人心作用的文艺,要用天地人伦之道发家人心,就必须而且只能通过取象造,传达道理。
这种取象造境的过程,也就是诗之比兴的过程,章学诚认为以象与比兴实则是一码事。
也就是说,教化的过程,即“修道”的过程,必须建立在取象造境之上,因为“道”是不可见不可言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庄子说“得意而忘言”,就是这个意思。
人的“修道”,只能从万象之中恍然悟得,于博山香炉还具仙境之美。
李尤《薰布绕,遥冲紫微”,构成了一个祥云飘渺超凡脱俗的神仙境界,顿使人想起海上仙山的神话,而心驰神往,念俱消,审美心胸为之澄澈透亮,俗审美趣味为之清雅纯净。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