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无定价

诗文无定价:【诗文无定价】这是对开展文学批评的一种看法,认为文学批评没有一定的价值标准。
清薛雪《一瓢诗话》:“诗文无定价,一则眼力不齐,嗜好各别:一则阿私所好,爱而忘丑。
或心知、或亲事,必将其声价逢人说项,极口榆扬:美则牵合归之,疵则宛转掩之。
谈诗论文,开口便以其人为标准,他人纵有杰作,必索一瘢以诋之,后生立脚不定,,无不被其所惑。
吾辈定须竖起脊梁,撑开慧眼,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则魔群妖党,无所施其伎俩矣。
”对诗文无定价的现象作了较全面的分析,既看到赏评者眼力不齐,嗜好有别,因而取舍的标准不同的一面;又看到循私作祟,颠倒黑白,混淆美丑,准的无依的一面,并表示对这样恶劣的作风,要作坚决斗争。
不过,把“定价”说得绝对没有,也不妥当。
好、坏标准均公认的,文学史上并不乏其例。
[费监书游要诀]说明鉴别书法绘画艺术品的真伪美丑并进行审美欣赏,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明张丑《清河书画舫》:“赏鉴书画要诀,古今不传之秘,大都有四,特为拈出:书法以筋骨为神,不当但求形似;画品以理趣为主,奚可徒尚气色?此其一。
夷考宣和、绍兴、明昌之睿赏,弗及宝晋、欧波、清闷之品题,举一例百,在今犹昔,此其二。
只有千年纸,曾无千岁绢。
收藏家轻重攸分,易求古净纸,难觅旧素绢,展玩时,真伪当辨,此其三。
名流韵士,竟以仿效见奇、取圣通人,端在于此s俗子那夫,专以临摹藏拙,遗讥有识,岂不出兹?此其四。
是故善鉴者,毋为重名所骇,毋为秘藏所惑,毋为古纸所,毋为挪本所误,则于此道,称庶几矣”。
认为宋徽宗(宜和)、宋高东(绍兴)、金昌宗(明昌)的鉴赏能力,不如米节(宝晋)、赵孟頫(欧波)、倪瓒(清阀)这些有真知灼见的书画家高明。
所提的这四个方面是鉴赏书画时必须注意的,但四者之中,尤以第一方面更重要,也就是说要着重把握书画的“神韵”、“理趣”,而不能只求其“形似”、“气色”,这观点明显受到前人的影响。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之也。
世之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
如彦远《画评》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
予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需中芭燕。
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
谢赫云:‘卫协之画,虽不该备形妙,而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
’又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
忘形得意知旨寡,不若见诗如见面。
’此真为识画也。
”强调欣赏书画时“忘形得意”,把握其气的。
与此看法相似的,还有北宋黄庭坚,他在《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七《题摹燕郭尚父图》中说:“凡书画当观韵。
往时李伯时为余作李广夺胡儿马,挟儿南驰,取胡儿马引满,以拟追骑。
观箭锋所直,发之,人马皆应弦也。
伯时笑日,“使俗子为之,当作中箭追骑矣。
’余因此深悟画格。
”苏轼所说的“取其意气”,跟黄庭坚所说的“观韵”意思也是很相近的,《东坡题跋》下卷《又跋汉杰画山》云:“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
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柄刍袜,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
汉杰真士人画也。
”一般画工的作品,往往重形似而不重神似,缺乏特定的神韵,因而味之必厌,而士人画重神似,力求将对象的内在精神作生动的表现,即追求“意气所到”,因而耐人寻味。
正因为此,画妇人相就不能只描绘她的容貌,而要着重表达她的神情。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叙论》,“历观古名士画金童玉女及神仙星宫中有妇人形相者,貌虽端严,神必清古,自有威重俨然之色,使人见则肃恭,有归仰之心,今之画者,但贵其姱丽之容,是取悦于众目,不达画之理趣也。
观者察之。
”者乐水,仁者乐山】关于欣赏自然山水美的一种观点,认为品性不同的人对于自然美的爱好也不同。
《论语·雍也》,“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孔子的话本来是论述人格修养,说明“智者”与“仁者”各具有其品性特征。
但是,在他这种说法里,也意味着人们的品性不简,他们对自然山水美之爱好也就不同;一定的自然对象之所以引人喜爱,是因为它具有某种和人的品性相似的特质之缘故。
“智者”之所以“乐水”,是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形。
若精意玄鉴,则物无遗照。
……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谓简易之道。
欲知其妙,初观莫测,久视弥珍。
虽书已缄藏,而心追目极,情犹眷眷者是为妙矣。
然虽考其法意所由,从心者为上,从眼者为下。
先其草创立体,后其因循著名,虽功用多而有声,终性情少而无象,周乎糟粕,其味可知,不由灵台,必乏神气。
其形氧者,其心不长。
状貌显而易明,风神隐而难辨。
有若贤才君子立行立言,言则可知,行不可见,自非冥心玄照,闭目深视,则识不尽矣,可以心契,非可以言室。
”(《法书要录》卷四《张怀瑾文字论》)这是对王僧虔有关论述的发挥,参见C神彩为上,形质次之条。
在张怀球看来,书法比文章更易于抒牢心灵,又表达性情为妙,但一般地说辨别字体的外貌形状较容易,辨其风情神彩则较难,如何辨其风神?宋代姜在《书谱·风神》中说,“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笔纸佳,四须险劲,五须高明,六须润泽,七须向背得宜,八须时出新意,自然长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泽之,肥者如贵游之子,劲者如武夫,媚者如美女,欹斜如醉仙,端楷如贤士。
”以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书法的风神之所在。

为您推荐

文贵天成

文贵天成:【文贵天成】仔《苕溪渔稳丛话》前集卷四十二引《后山诗话》云:“诗欲其好,则不能好矣。 王介甫以工,苏子瞻以新,黄魯直以奇,而子美之诗奇常工易新陈,莫不好也。 ”清周济《介存斋沦词杂著》:“信乎忠义之士,性情流露..

比:【比】关于自然典的一种审美观,将自然界的审美对象作为入的品德美或精神美的一种象征,或者说将幽然物的某种属性廉人们的其种品德恤情联系相比,认为自然物之美在于它某些属性跟入们的莱些品性相似,亦即审美主体能从自然..

鉴戒贤愚,怡悦情性

鉴戒贤愚,怡悦情性:【鉴戒贤愚,怡悦情性】语出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图画者所以鉴戒贤愚,怡悦情性”,这是对绘画艺术的社会功能和审美鉴赏效果的概括。 在他来,绘画艺术作品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不仅有“鉴戒贤愚”..

诗以自然为至,以远造为功

惟观神彩,不见字形

惟观神彩,不见字形:【惟观神彩,不见字形】关于鉴赏书法艺术美的一种见解,强调要善于鉴赏书法艺术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情感和精神,不宜重在字之形体。 唐张怀璀说:“深识书者,惜观神彩,不见字有不游意于此者。 陈无己诗云:知书画真..

妙遗自然

妙遗自然:【妙遗自然】指诗歌所描绘的对象,形神俱似,意境天成,唐同空图《诗品·精神》,“欲返不尽,相期与来。 明绮绝底,奇花初胎。 青春鹦鹉,杨柳楼台。 碧山人来,清深杯。 生气远出,不著死灰。 妙造自然,伊谁与裁?”强调意境要..

参化工之妙

参化工之妙:【参化工之妙】指文学创作中参究通达天成自然的奥妙。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 若但于句求巧,贝性情先为外荡,生意索然矣。 “松陵休’永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