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曾佑

    夏曾佑 :

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曾官礼部主事、泗州知州,充两江总督文案。入民国,一度退居,后曾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北京图书馆馆长。早年,曾与梁启超、谭嗣同在一起研讨“新学”。又与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积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文化和政治思想,对戊戌变法起了推动作用。变法失败后,思想消沉,在政治上靠近洋务派。民国初,曾参与发起“孔教公会”。对佛学有精深的研究。用进化论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史,所著《中国历史教科书》颇有影响。

夏曾佑是“诗界革命”的倡导者之一。光绪二十二至二十三年(1896~1897),写过一些“挦扯新名词以自表异”(《饮冰室诗话》)的“新诗”,杂用佛、孔、耶三教经典语和科学名词,尝试以旧体诗的形式表现“新学”的内容,虽然幼稚,却是一种探索的努力。其诗今存200余首。早年作品表现了对时局艰危的哀伤与忧虑,如《浩吾襄孙饯别海上酒楼》其十四、《哭谭复生》和《出都和青来》其二等,后者说:“八百余年王会地,垂杨无语为谁春?”此后所作大都渗透着往事如梦、前途渺茫的消极情绪,反映了一个时代落伍者的心境,如《己亥除夕》其二、《箱根重晤任公》《上海赠麦孺博》等。曾佑写诗不规唐模宋,能真实地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

有关其诗歌创作的成就,梁启超曰:“昔尝推黄公度、夏穗卿、蒋观云为近世诗界三杰。”(《饮冰室诗话》)徐世昌谓其“读书有神悟,深通释典,博涉宗教家言。性嗜酒,卒以是成疾。平生著作多不存稿,偶作韵语,皆涵蕴深远,出以澹荡,盖有得于诗之外者”(《晚晴簃诗汇》卷一百七十七)。

其诗文生前均未编印。有《夏别士先生诗稿》(传抄本),原为夏氏外甥朱义康录其遗诗所成,共100余题、200余首。《饮冰室诗话》引述的夏曾佑诸诗,与《诗稿》所收文字略有出入。1984年赵慎修据手抄稿整理为《夏曾佑诗集校》,载《近代文学史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01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夏曾佑集》。生平事迹见梁启超《亡友夏穗卿先生》(《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5册)、夏元瑮《夏曾佑传略》(《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袁英光《夏曾佑》(《民国人物传》第4卷,中华书局,1984)。

《夏曾佑集》封面

为您推荐

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 : 此词出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质朴,指人具有的内在的优良品质;文,文采,指人受到礼乐文化熏陶、教化之后的文雅气质。朱熹《四书集注》说:“..

百国春秋

百国春秋 : 出自《墨子》。《隋书·李德林传》中李德林引《墨子》说:“吾见百国春秋。”刘知幾《史通·六家》说:“《春秋》家者,其先出于三代。案《汲冢琐语》记太丁时事,目为《夏殷春秋》……《琐语》..

复沓

复沓 : 章与章字句基本相同,各章只变换几个字词,反复吟唱。古人称《诗经》这种章法为“重章”,唐代孔颖达说:“诗本蓄志发愤,情寄于辞,故有意不尽,重章以申殷勤,诗之初始有此。”(《毛诗正义》之《卷耳》)顾颉..

行人辞令

质文社

质文社 : 《质文》的前身是《杂文》月刊。《杂文》于1935年5月由“左联”东京支部成员陈辛人、魏猛克、林焕平、林林、邢桐华、任白戈、杜宣等人创办,郭沫若为特约撰稿人,也是实际顾问。《杂文》先在东..

战国策派

战国策派 : 1940年形成于昆明。因主办的《战国策》《大公报·战国副刊》及“战国时代的重演”的主张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陈铨、林同济、何永佶、雷海宗等。《战国策》是自1940年4月1日至1941年7月20日..

战歌社

战歌社 : 战歌社的名称和组织,最早出现在延安陕北公学。于1937年12月正式成立,负责人为柯仲平,成员有林山、刘御、吕剑、海稜、惊秋、公木、王亚凡、戈壁舟、魏巍、朱子奇、秋平(胡征)、冯塞伟、侯元、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