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外之致

韵外之致:【韵外之致】即韵外求韵,致在韵外。
这样,作品才有给人以体味无穷的雅韵风神。
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认为诗的意象,近在限前而不流于浮浅,极为深远而不尽在字句之中。
唯其如此,才谈得·上有韵外之致。
又说:“倘复以全为美,即知味外之图矣。
”(同上>他在富有悄韵的作品的创作,不仅跟《与极浦书》中还说:“象外之象,朝宗十五年旧作。
余从其焚弃之余,特为检出,以志文体之变,亦以其气韵生动不为风华所拖也。
”这里的“气韵生动”,与外在表现的“风华”对举,亦指传神。
②指所描绘的艺术形象神情毕肖,生动活泼,给人以回味想象和再创造的余地,与不露笔墨痕迹的烟润不同,明唐志契《绘事微言·气韵生动》,“气韵生动与烟润不同,世人妄指烟润为生动,殊为可笑。
盖气者有笔气,有墨气,有色气;而又有气势,有气度,有气机,此闻即谓之韵,而生动处,则又非韵之可代矣。
生者生生不穷,深远难尽;动者动而不板,活泼迎人,要皆可默会,而不可名言。
如刘褒画云汉图,见者觉热:又画西北风图,见者觉寒;又如画猫绝鼠,画大士渡海而灭风,画龙点睛飞玄,此之调也。
至如烟润,不过点墨无痕迹,皴法不生涩而已,岂可混而一之哉。
”对“气”、“韵”、“生”、“动”四个字,分别作了解释,与“烟润”作了比较区别。
所渭“生者生生不穷,深远难尽”,是指所插绘的形象,既生动感人,而又叫人联类无穷,给欣赏者以无限的想象和再创造的余地。
与此看法有所不同的是,明顾凝远《画引·气韵》,“六法中第一气韵生动,有气韵则有生动矣。
气韵或在境中,亦或在境外,取之于四时,寒暑晴雨晦明,非徒积墨也。
”他认为有“气韵”就自然会“生动”,“气韵”则取自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幻,并非仅仅用积墨的技法所能奏效。
明董其昌又持不同的看法,他在《画诀》中说:“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
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
然亦有学得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郵鄂,景外之景,容易可谭哉?”第一个“象”、“景”,是指作品中所创造的意象及其所包含的神韵气味;而第二个“象”、“景”则是读者所想象和体会出来的意和韵致。
这些提法,总的池要求诗的意象的创造,要含有不尽的余意、余韵、余味,使读者从中有更多的想象和再创造的余地。
对司空图(袋圣)的论述,清许印芳作了阐释,他在《与李生论诗书跋》中说:“功候深时,精义内含,淡语亦浓;宝光外溢,朴语亦华。
既臻斯境,韵外之致,可得而言,而其妙皆处自现前实境得来,表圣所云:‘直至所得,以格自奇’也。
”这段阐释,揭开了司空图论述的神秘色彩,认为韵外之致的作品,不过是精炼深刻的内容与相应的语言形式的完美结合,而它的妙处则在于活现出眼前的实境,即境会心,自然地抒写出其所感,从而能以独特的风格而显其奇妙。

为您推荐

诗趣

诗趣:【诗趣】指诗的情趣意来。 明袁宏道《与李龙湖》,“仆尝谓六朝无诗,陶公有诗趣,谢公有诗料,余子碌碌,无足观者。 至李杜而诗道始大,韩柳元白欧,诗之圣也;苏,诗之神也。 彼调宋不如唐者,观场之见耳,岂真知诀为何物哉?”特别指..

趣味

趣味:【趣味】这是常用的美学概念,指的是由于对文艺作品和其他事物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而获得的情趣意味。 宋叶道《跋刘克逊诗》,“克逊继出,与克庄桐上下,然其闲淡寂寞,独自成家。 怪伟伏平易之中,趣味在语之外:两谢二陆,不足..

色香味宜

色香味宜:【色香味宜】指作品既要外有芳香的色彩面又要内有恰当的滋味。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之为物,色餐抹宜无所不具。 以色论文,有色,有真色。 借色每为俗情所艳,不知必先将借色洗尽,而后真色见也。 ”清延君办..

气韵生动

诗以趣为主

诗以趣为主:【诗以趣为主】指明诗应以抒写情趣为主,明袁宏道《西京稿序》,“夫诗以趣为主,致多则理出,此亦一反。 然余尝读尧夫诗,语近趣遥,力敌斜川,紫阳去庐山,以不见三叠新泉为银,干里乞绘,以快一观。 ”“诗以趣为主”,但如果..

诗味

诗味:【诗味】指诗中所蕴含的情趣和韵味。 明贝琼《乾隆清气序》,“后生新进,法诸古,参诸今,成有得烯,则丽而不浮也,奇而不僻也,易而不俚也,始可与盲诗之味已。 ”认为作诗,既要效法古人,也要参照今人,有了所得,要做到华丽而不浮艳..

风味欲其

风味欲其:【风味欲其】诗的风情韵味应力求优美动人。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诗之妙,在一双三咏,其意已传,不必言之繁而绪之纷也。 故日‘诗可以兴’。 诗之所以兴人者,以其情也,以其言之韵也。 夫献笑而悦,献涕而悲者,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