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慨

悲慨:【悲慨】指悲壮慷慨的艺术风格,表现出壮美、崇高的审美特征。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描绘“悲慨”的表形态和审美特征为:“大风卷水,林木为摧。
适苦欲死,招憩不来。
百岁如流,富贵冷灰。
大道日丧,若为雄才。
壮士拂剑,浩然弥哀。
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在一派悲凉苦涩的氛围中表现出志士的浩然意气和慷慨激情。
杨延芝《诗品浅解》释“悲慨”为“悲痛慨叹。
”郭绍虞《诗品集解》:“但起处‘大风卷水,林木为摧犹是一种悲壮景象。
慨当以慷,不妨长歌当哭。
”可见,“悲慨”与“悲壮”相近,重点在“悲”,只有“悲”才能“慨”,只有“悲”才能奠定文气风格,从而表现出审美特质,给人以悲壮,激昂的审美享受。
历代文论家美学家以“悲慨”论述作家作品风格,落脚点亦在“悲”上。
汉代王逸《九思章句自序》,“读《离骚》《九章》之文,莫不沧然心为悲感,高其节行,妙其丽雅。
”杜描写陈子昂为:“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宋代严羽《沧浪诗话》:“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
”明代王世贞《艺苑厄言》,“曹公莽葬,古直悲凉。
”明代唇隆《文论》:“述边塞征戍之情,则凄惋悲壮;畅离别羁旅之怀,则沉痛感慨。
”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其感慨者可虫而泣。
”主要流向之一。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发愤之所为作”,一直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
原、曹操、阮籍、鲍照、高适、岑参、陆游、辛弃疾等作家,均以“悲慨”为其作品的主要风格。
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行路难》)杜甫:滚滚来。
”《《登高》)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等等,他们的作品中都富有“悲慨”的特色。

为您推荐

文骨

文骨:【文骨】与华丽的语言形式相对,指能支撑全篇的思想内容的感人力量。 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然仲瑷博古,而铨贯有叙;长识治,而属辞枝繁;及陆机断议,亦有锋颖,而肤辞弗剪,颇暴文骨:亦各有美,风格存焉。 ”语言美面有风格..

骨格

骨格:【骨格】与风采韵致相对,着重指作品中的思想感情所赖以体现的骨体品格。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五官古,先熟读《国风》、《离骚》,源流洞彻。 乃尽取两汉杂诗,陈正企集,及子想、公干、仲佳者,枕藉讽咏,功深日远,神动..

真率

真率:【真率】常指真实爽快的艺术风格,同“委曲”、“缠绵”、“朦胧”相对;与“自然”、“洗炼”相近,表现出自然美的审美特质。 清代况周颐《风试谱》卷一将“真率”与“直率”作了区分。 “诗笔固不宜直率,尤切忌刻意为..

骨力

诗贵风骨,亦要有色泽

诗贵风骨,亦要有色泽:【诗贵风骨,亦要有色泽】指明诗歌创作要注重以健康而又有感染力的思想感情为内容,也需要有色彩有光泽的外在表现形式,力求创造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乞术境。 清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二十三:“诗贵风骨,..

妙趣

妙趣:【妙趣】①指作品中美妙的智意。 宋戴复古《论诗十绝》之一:“欲参诗律似参禅,妙趣不由文字传;个里稍关心有悟,发为言句自超然。 ”②指作品中独特的美妙情趣。 明服隆《论诗文》,“文章止要有妙趣,不必资其何出;止要有..

神韵

神韵:【神韵】这是文艺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和时用于品评人物,指人物的神采度。 《宋书·王敬弘传》,“敬弘神韵冲简,识字标俊。 ”意谓王敬弘神采风度淡雅清和,才识出类拔萃,不同-一般。 “神”谓精神,有别于形体,而文离于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