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风格】这是一个常用的美学范畴,多用于品评人物和艺术,其含义有:①指人的风度品格,如晋代葛洪《抱朴子·疾谬》,“以倾倚屈申者为妖妍标秀,以风格端严者为田舍朴歌。
”《晋书·秋桥传》,“少有风格,慕男夏侯玄之为人,厚自崇重,有盛名于世。
”《晋书·皮亮传》:“亮美姿容,善谈论,性好庄老,风格峻整,动由化节,闺门之内,不谢而成。
”世说新语·德行》说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
以上所用的“风格”,涉及到人的个性,性格、特征。
但是魏晋之前论文多是通过论人来表达,因此,论人的风格也涉及作品风格。
如曹丕《典论·论文》中的“气”,本来指人的血气和气质,以“气”论文,当然就落脚在论人上了。
这既为论述艺术风格打下了基础,同时也决定了国古代艺术风格侧重于论述作家的个性风格的倾向。
②指文章的风范和格。
刘勰《文心雕龙·夸饰》,“虽诗书雅,风格训出,事必宜广,文亦过焉。
”又《议X>论述应动、傅咸、陆机时白,“亦各有美,风格存焉。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文章》日:“古人之文,宏材逸气,休度风格,去今实远;但辑级疏朴,未必密致耳。
”以上所说的“风格”就是指文章的风范和格局,还不是指屠来的艺术风格。
但两者并非毫无联系。
文章的风范和格局巴涉及到文章的外部形态,虽还未联系文章的艺术特色和审美内涵,但也注意到表现形态上的个性特征,从而为艺术风格论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③跟当今文艺美学上所用的“风格”国义,指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上所表现出来的总特色,是作家、艺术家《体性》篇有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奇、轻靡。
并将它们分为两两相对的四组:“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彩。
”其次,将作家的“性”大致划分为才、气、学、习四个要紫,据此而形成每个作家的不同人性“才有席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乐,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
”再次,提出了“各师成心,其异如面”的个性说。
作品的“体”与作家的“性”有必然联系,作家的情性决定了作品的体貌,由此形成千姿百态、干变万化的风格特征。
刘想列举一大批作家风格为例证,“是以贾生俊发,故文枯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了云沉寂,故志隐而呋深;子政简易,故趣昭而事博…”和充实了作品风格的外表形态和内涵实质,为中国古代美学、占代文学风格说奠定了基础。
历代美学文论家无论是从“体”还是从“品”,从“格”还是从“调”来论述风格,都或多或少地受刘“体性”说的影响。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