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变态】形态的变化多样。
作家的风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在主体的风格影响下形成多样化风格,并不断发展。
历格并行不悖,多样化风格既服从主体风格,同时又表现出自身独特的形态,从而使艺术呈现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景象。
明代高標《唐诗品汇总序》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诗风作比较后说,“尚能勉气格,特迈时流,此晚庸变态之极,而遗风余韵,犹有存者恐。
”这里讲的“变态”是指由于时代推移,艺术风格所发生的变化。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早已提出“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明代胡应解《诗数》:“上下千年,虽气运推移,文质迭尚,而异曲同工,咸臻厥美”。
文章风格因时代推移而变化不仅是艺术发展的规律,亦是审美发展的规律。
只有“变态”才能保持审美特征的发展,只有“变态”才有奖。
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如何变化,都必须具有审美特质。
历代文论家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充分肯定了“变态”这-·审美特征。
金代元好问《杜诗学引》指出杜甫诗“千变万化,不可名状”,明代胡应麟《诗薮》,“盛唐一味秀丽雄浑。
杜则精粗,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
”刘克庄《后村诗话》,“有汗漫者,有典丽者,有丽缛者,有简淡者,翁然开陶,千变万态。
”清代叶燮《原诗》:“尽态极妍,争新竟异,干状万态,差别井然。
”近代康有为《球梨集序》:“吾尝游词之世界:幽妈灵砂,水云曲曲,灯火重重,林谷奥郁,山海爸琅,波涛相撞;天龙神鬼,洲岛渺茫。
”描绘出艺术风格的各种各栏表现形态,从而推动了艺术多样化的发展。
同时,对那种不能自觉地使自己的作品“变态”的作家表示不满。
宋代魏庆之《诗人玉属》引《西清诗话》云:“薛许昌答书生赠诗云:‘百首如一首,卷初为卷终。
'讥其不能变《体性》篇从以上三个方而丰富①指某一作家作品艺术风格代文艺批评家多用“变态”来阐明这种现象。
明代王世懋《艺圃撷余》:“少俊故多变态,其诗有深句,有雄句,有志句,有秀句,有丽句,.有险句,有拙勺,有累句。
后世别为大家,特高于盛者,以其有深句,雄句,老句饱;面终不失为盛庸者,以其有句,丽句也。
”这里虽从句型入手,恒实则涉及作品风格。
一般都认为杜诗以“沉著”为主体风格,同时也兼有雄浑、壮丽、清秀、朴实等其他风格特征。
可见,主体风格与多样化风态也。
大抵屑屑较量,属句平匀,不免气骨寒局:殊不知诗家要当有情致,抑扬高下,使气宏拔,快字凌纸;又用事皆破觚为,挫刚成柔,如当有功者,昔人所谓缚虎手也。
”说明变态的主观条件是诗人作诗不宜拘泥---处,囿于字面,而应当有精致,有气势,高屋建瓴地子写情志,又善于用事,刚柔相济。
又引《丹阳集》云:“僧祖可作诗多佳句。
如‘怀人更作梦干里,归思欲迷云一滩’,‘窗间一榻篆烟磐、门外四山秋叶红’等句,店清新可喜。
然读书不多,故变态少。
其体格,亦不过烟云,草树、山川、鸡鸟而已。
”这里的“体格”,指作品的体貌品格,亦即风格。
祖可作诗“变态少”,风格单一,不仅仅是由“读书不多”,更重要的是生活面狭窄,积累甚少,故只能写些眼前山中景物而已,而才思又不足,语言贫乏,不可能使艺术风格多样化。
②指某一种文体或艺术样式的形态的变化。
明代王世懋《艺圃撷余》:“古诗,两汉以来,曹子建出而始为宏群,多生情态,此一变也。
自此作者多入史语,然不能人经语。
谢灵运出优《易》辞、《庄》语,无所不为用。
英裁之妙,千古为宗,又一变也。
中间何、庾加工,沈、宋增丽,而变态未极。
七言犹以闲雅为致,杜子关出而百家稗官,都作雅音,马津牛波、咸成郁致,于是诗之变极矣。
”从语言、用事,剪裁,章法、韵致等方面论述古诗形态的变化。
宋代魏庆之《诗人派屑》:“子美题道林岳麓寺诗云:‘宋公放逐登临后,物色分留与老夫'。
宋公,之问也。
此语句法清新,故为杰出。
其后唐扶题诗,复云:‘两祠物色采拾尽,壁间杜甫真少恩。
'意虽相反,而语亦秀拔。
乃知文章变态,初无穷尽,惟能者及之。
”同题诗一处,而意思不同,用语不同,则称为文章“变态”。
可见,“变态”还是强调从内容到形式的变化,要创新,要体现作者的创作个性,即要有自己的风格。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