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鼎芬

    梁鼎芬 :

广东番禺(今广州)人。梁鼎芬出生于诗书之家,自幼失怙,寄养姑家。光绪二年(1876)中顺天乡试举人,翌年入陈澧门下,与文廷式等同学于菊坡精舍。又得舅氏翰林院编修张鼎华教诲,学业精进。光绪六年中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九年授编修。中法战争爆发,疏劾李鸿章,直声大振,却连降五级调用,愤而辞官归里。被两广总督张之洞延揽幕下,主讲广雅书院、钟山书院、两湖书院,倡办新式教育。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创“强学会”,梁参议起草章程,支持《时务报》创刊,并力促张之洞与康、梁合作,推行新政。维新运动后期,遵张之洞之意,担任《昌言报》主笔,撰文攻击康、梁,划清界限。光绪二十七年,起用直隶州知州,经张之洞推荐,次年出任武昌知府。不久,擢湖北安襄郧荆道按察使,署布政使,革除陋习,大力发展新式教育。光绪三十二年,复因弹劾庆亲王奕劻及直隶总督袁世凯,“诏诃责,引疾乞退”。辛亥后以遗老自居,自愿守光绪陵寝,溥仪命管理崇陵种树事宜。后经陈宝琛举荐,“命在毓庆宫行走”,授读溥仪。1917年,参与张勋复辟事,逼黎元洪在奏请归还国政奏折上签名。复辟旋败。1919年11月14日,卒于北京,葬崇陵右旁小丘,赐谥“文忠”。

清末,梁鼎芬与广雅书院的学子合影

梁鼎芬诗颇有名气,与罗惇曧、黄节、曾习经并称“岭南近代四家”。钱仲联论其诗风云:“梁鼎芬学中晚唐、宋,亦并及杜、韩,因而超逸,亦有雄健之风。”即其诗取径中晚唐,参之以两宋名家,佳处多在悲慨、超逸之间。而早年多慷慨愤世之作,秀雅悱恻,清劲激切,如《昌平州》《秋怀》等。李渔叔称其“诗笔清劲,时有愤悱噍杀之音”。晚年因清朝覆灭,心境转衰,诗风亦随之沉敛婉转,清丽可诵,无佶屈聱牙之弊,如《独夜》《夜抵镇江》。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云:“梁髯诗极幽秀,读之令人忘世虑。”

梁鼎芬词学陈澧《忆江南馆词》体格,饶有馨烈缠绵之致,如〔浣溪沙〕《题画》、〔蝶恋花〕《雨夜》等。偶以小词作大手笔,抒写时事。严迪昌评云:“其词擅于短词,辞婉笔曲,悱恻哀婉,多言外意,与时风尚‘浙调’者迥异,允称晚末岭南一名家。”

梁鼎芬文存世不多,主要分为奏疏与杂文两大类,内容大抵抨击时弊、科举制度,提倡近代新式教育。虽实用性较强,却文笔质朴,见解犀利,慷慨激昂,句式严整,自然流畅。

梁鼎芬行书

梁鼎芬擅书,初学柳公权,爽健刚劲;中年以后兼法褚遂良、黄庭坚,用笔多以侧锋入,撇捺加长,细筋入骨,风骨棱棱,颇类其人,且极得用墨之妙。近人简经纶评其书“秀雅绝伦”。麦华三评其书“笔力则力透纸背,而墨彩则凸出纸上,透逸之气,扑人眉宇,匪唯用笔之精,兼得用墨之妙”。

梁鼎芬平生多不存稿,晚年又拉杂摧烧,不欲留一字。表弟龙凤镳尝编《节庵先生遗诗》2卷,收250余首,刻《知服斋丛书》中。表侄余绍宋又辑得740余首,合龙编为《节庵先生遗诗》6卷,1924年由沔阳始基斋刊行,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据以标点出版。叶恭绰又辑《节庵先生遗诗续编》1卷,计得300余首;汪宗衍又辑《节庵先生遗诗补辑》1卷,计得100余首。1955年,张昭芹汇刊《岭南近代四家诗》,收入《节庵遗诗》《续编》《补辑》。1966年,中国台湾文海出版社据以刊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辑。1979年,台湾艺文出版社出版吴天任撰《梁节庵先生年谱》,附录《重编节庵先生遗诗目录》,得诗目1800余首。叶恭绰辑《款红楼词》1卷,杨敬安辑《节庵先生遗稿》《节庵先生剩稿》。梁鼎芬曾预修《续番禺续志稿》《续广东通志》,辑《经文文钞》《后南园诗课》等。

为您推荐

《垂虹诗话》

《垂虹诗话》 : 宋代周知和撰。周知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周煇从叔。尝为吴江县尉。喜论诗。吴江有长桥,桥上有亭名垂虹,故是书当作于吴江(今属江苏苏州)县尉任时。是书今已不存,《宋史·艺文志..

纪弦

纪弦 : 与钟鼎文、覃子豪并称中国台湾现代“诗坛三老”。1913年生于河北。1929年开始写诗,1933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今南京艺术学院)。曾和戴望舒等创办《新诗》月刊,属于现代派中的一员。1945年开..

陈衡恪

陈衡恪 : 江西义宁(今修水)人。生于湖南镇筸(今凤凰县),陈三立长子。光绪二十八年(1902)秋赴日本弘文书院读书,后入东京高等师范博物科。宣统二年(1910)毕业归国,先后在南通师范、湖南第一师范任教。民国三年(191..

张维屏

周星誉

周星誉 : 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先世因著籍浙江山阴(今绍兴),遂居越。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连续丁父母忧,家居9年。咸丰三年(1853),与孙垓、李慈铭、王星诚,以及兄弟星謇、星诒等结社酬唱,因社..

叶衍兰

叶衍兰 : 番禺(今属广东广州)人。祖籍浙江余姚,先世游幕广东,落籍番禺。尤善填词,体格绵丽,与沈世良、汪瑔并称“粤东三家”。叶衍兰少师从陈澧,弱冠为县学生,咸丰二年(1852)中举人,咸丰六年中第二甲第二十五名..

时政歌

时政歌 : 民众用来表达对于社会事件、政策措施、政治人物,以及当前时势的认识和态度的歌谣。相传在夏朝末年,由于夏桀的残暴统治,民众发出了“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的诅咒之歌(《尚书·汤誓》),《诗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