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作“蹢躅”、“踟蹰”。
徘徊不进、踏步不前,荀子说:“大凡天地间的动物和人类皆有感情,皆喜爱自己的同类。一旦鸟兽离开了同类或配偶,经过一些日子后,必然会因为怀恋同类又返回原来的地方巡视;经过故乡时,也必定会徘徊不定,高声哀鸣,“踯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也。”(徘徊不进,踏步不前,然后才会离去。)何况人比动物有感情,当亲人死后,当然会永远怀念他,愚陋淫邪之人,亲人早上死了,他晚上就忘到脑后,如果听任他们这样去做,那就会连鸟兽都不如了,这种入怎么能和别人友善地相处呢?(《荀子·礼论》)《周易·姤》作:“蹢躅”。
今沿用本义。
廖由滨等《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就这样,老汉拄着拐杖,背着草筐,整天孤独地踯躅在田野上。”《龙门阵》:“每次踯躅街头,还得常常问路,我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游子阔别归来,倒成了陌生客,”《钟山》:“她刚才‘曾在那里踯躅,不敢相信紫红色照见人影的大理石房间会是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