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耶奇,R. :
生于阿尔伯塔省一德裔农场主家庭。从小热爱西部草原,对这里的风土人情、土著神话、民间传说等都非常熟悉,这成为他日后创作的源泉。他就读于阿尔伯塔大学,1948年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在北方流浪,做过马更些河上的船工、美国拉布拉多空军基地的文职情报员等工作。这段漂泊不定的生活经历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954年他进入麦吉尔大学,师从已经成名的作家H.麦克伦南。一年后转入美国佛蒙特州的米德尔贝利学院,195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61年获美国衣阿华大学作家研习班的博士学位。而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任教长达14年。1975年返回加拿大,相继在卡尔加里大学、莱恩布里奇大学、马尼托巴大学和阿尔伯塔大学任驻校作家,直至退休。
克罗耶奇在加拿大和美国求学和工作的双重经历使他的小说创作也带上了双重性。一方面,他依恋自己的祖国,特别是西部家乡的大草原,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深深地植根于阿尔伯塔这块肥沃的土壤中——他所有的小说都以加拿大为主要场景,人物也绝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另一方面他借鉴叙述学、魔幻现实主义、解构主义等其他国际文学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开拓新的“疆界”。
他的处女作《我们是天涯沦落人》(1965)以落基山脉和马更些河为背景,取材于他在北方的流浪生活,以现实主义手法和明快简洁的语言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人失去理性和自我摧残等社会现象。他采用了神话、戏仿等非现实主义的写作技巧,使作品具有神秘的色彩和深刻的蕴涵。这种倾向在他以后的著作中日益明显。
克罗耶奇的西部草原三部曲,包括《我的呐喊》(1966)、《养种马的人》(1967)和《消失的印第安人》(1973),他在三部曲中大胆尝试现代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特别是后现代主义的各种创作手法。其中《养种马的人》是他的代表作。
20世纪60年代克罗耶奇在纽约州立大学任教期间开始教授美国诗歌,此后产生研究现代长诗的兴趣。70年代他对诗歌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创作并发表了一系列诗集,包括《石锤诗集》(1975)、《分类账》(1975)、《种子录》(1977)、《悲伤的腓尼基人》(1979)、《田园笔记》(1979)、《给萨洛尼卡的信》(1981)、《补充完全的田园笔记》(1989)、《雷塔K的角帖书》(2001)、《雪鸟的诗》(2004)等。他的诗歌属于后现代派,与他的小说一脉相承,题材多为探索自我以及道德观念、文学传统等加拿大人关心的问题,形式新颖多样,语言自由松散、无拘无束。他诗中表现的日常生活常被蒙上梦幻色彩,有时对读者的理解是一种挑战。克罗耶奇1985年出版的诗集《对朋友的忠告》收集了他致亲人和朋友的诗歌,表达了真挚的感情。其中的散文诗《寄自中国的明信片》记录了作者随加拿大作家代表团访华时的真实感受。
克罗耶奇还是一位文学评论家。他一直密切关注着国际上出现的各种文学流派和理论。1972年,他与美国同事W.V.斯巴诺斯一起创办了《疆界2:后现代文学杂志》,探讨和推广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并在创作实践中进行试验。克罗耶奇的贡献在于激发了加拿大人对作为文学和文化运动的后现代主义的兴趣;他还被看成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在加拿大最早的表述者或代言人。他的文学评论集有《创作》(1970)、《声音的迷宫》(1981)、《散文集》(1983)、《语言的可爱的背叛》(1989)、《丰富》(2007)等。他的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在加拿大文坛颇有影响,经常被人引用。
克罗耶奇的小说、诗歌、文学评论等各方面的成就一直受加拿大学术界的关注。1995年他出版自传性回忆录《可信的故事:写作生涯》。2004年获加拿大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