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托姆,T. :
生于当时处于丹麦统治下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濒临北海的小城胡苏姆,卒于哈德马尔申。祖上世代务农,父亲是律师。1837年进入大学攻读法律,毕业后回故乡开设律师事务所,开始搜集整理家乡的民歌、格言、传说和童话,并创作了一些带有田园牧歌情调的抒情诗。对于1848年席卷德国和全欧洲的大规模革命持旁观态度,但关注同年爆发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人民反抗丹麦统治的斗争。1853年,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人民起义失败,施托姆被丹麦统治者取消律师资格,不得不离开故乡。先在波茨坦当了3年法院义务推事,全靠父亲资助和自己写作的报酬维持全家生活。1856年迁居海利根施塔特,任县法官。1864年回到胡苏姆,任行政长官,改任胡苏姆法院法官。1880年退休,并迁居哈德马尔申,潜心从事写作,直至逝世。
施托姆早年创作多为抒情诗。第一部《诗集》于1853年出版,作品大多描写宁静和谐的家庭生活(如《夜莺》《安慰》《阖上我的双眼》),歌颂故乡美好的大自然(如《在一旁》《海岸》《十月歌》《越过荒原》)。1848~1849年革命期间,他创作了一些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作品。如抒情诗《1848年复活节》《在1850年秋天》和《离别》(1853),短篇小说《一片绿叶》(1853)等。代表诗作是1852年创作的《城市》,这首现实主义诗歌是诗人献给故乡胡苏姆的情诗,诗人一方面对丹麦统治下灰暗城市满怀愤懑之意,另一方面对自己童年的故乡充满柔情。
施托姆的主要文学成就是中、短篇小说,1847~1888年共创作58篇小说。184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玛尔特和她的表》。1849年,发表中篇小说《茵梦湖》,这是施托姆早年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莱茵哈特和伊丽莎白青梅竹马,从小相爱。伊丽莎白的母亲却把女儿嫁给了家境富裕的埃利希,男女主人公因此抱恨终生。小说表现施托姆早期小说中的核心主题——未能圆满的爱情,深受晚期浪漫派和早期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侧面表现出浪漫派在一个逐渐走向现实主义的市民社会中的式微。小说语言优美凄婉,结构也具有叙事诗的特征。
流亡普鲁士期间,施托姆深刻认识到容克贵族统治下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创作中明显增加了现实主义因素。这期间,结识著名作家J.von艾兴多尔夫、E.F.默里克、T.冯塔纳和P.海泽等,并写出中篇小说《在大学里》(1863)等作品。施托姆具有民主主义思想,认为“贵族(与教会一样)是民族血管里的毒素”,对“无耻的容克统治”和“俾斯麦的强盗政策”极其不满。《在大学里》的主人公罗蕾·波拉嘉是一个出身寒微而有志气的姑娘,相信自己具有要求平等和发展才能的权利。但在她生活的等级观念浓厚的社会里,小市民们给她以冷遇,大学生中的容克子弟把她视作寻欢作乐的对象,使她在精神上经受严重的折磨后死去。小说对腐朽落后的德国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晚年的代表作《白马骑士》(1888)是一篇具有浪漫派文学奇幻色彩的现实主义中篇小说,以北德民间传说为蓝本,小说主角豪克·海因一心修建堤坝,却置乡民的迷信于不顾,脱离群众,最终失败身亡。作者借这个悲剧角色表达自己对时代的忧虑之情:情感和幻想在一个过于依赖理性的社会被挤兑,启蒙时代以来偏激的个人主义大行其道,很可能会招致危险。
施托姆的重要作品还有《木偶戏演员保罗》(1874)、《汉斯·基尔希和海因茨·基尔希》(1886)以及《双影人》(1886)等中、短篇小说。其小说反映了1848年革命失败后德国的社会生活,作品大多描写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流露出缠绵悱恻的感情。他善于用自然景物烘托气氛,用花木禽鸟作为思想情感的象征,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意。作品中常穿插北德的民歌、民谣和民间传说,富于乡土气息。他运用回忆、倒叙和故事套故事等方法,使情节紧凑集中,富于戏剧性。作品主要倾向为现实主义,同时具有浓厚的浪漫情趣。他的诗格调清新,感情真挚,意境优美,语言富于音乐性。他的《白马骑士》《在大学里》《双影人》和《在圣乔治养老院里》等在中国也早有译本。《茵梦湖》有多种中译本,其中有郭沫若和巴金的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