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希德·布杰德拉 :
生于艾因贝达一个传统穆斯林家庭。本科毕业于阿尔及尔大学,后赴法国索邦大学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掌握包括古拉丁语在内的8种语言。在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中,担任民族解放阵线(1977年改名为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党,1988年恢复原名)在西班牙和法国的代表。战争结束后,供职于国家信息文化部和阿尔及尔大学,是阿尔及利亚人权维护联盟的创立者之一。布杰德拉的文化立场折中而鲜明,既声讨伊斯兰激进势力,亦反对柏柏尔分离主义,同时谴责西方新殖民主义行径。
布杰德拉在法国和阿尔及利亚两地居住,用法语和阿拉伯语两种语言写作,文学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65~1981年,用法语创作了《休妻》(1969)、《中暑》(1972)、《特色进攻的理想地形图》(1975)、《一千零一年的思念》(1979)等小说。其中,《休妻》使他声名鹊起,奠定了他作为马格里布第二代法语作家领军人物的地位。《一千零一年的思念》则讲述了地处撒哈拉的古老村庄在面对美国电影公司侵扰时的不适感,阐明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如何相遇的主题,阿拉伯语版入选阿拉伯作家协会“20世纪105部最佳阿拉伯语中长篇小说榜单”。
20世纪80年代后,转向阿拉伯语写作,创作了《分裂》(1982)、《一个失眠女人的日记》(1985)、《世事纷乱》(1990)等小说。这些小说多在阿拉伯语版面世后,由其本人独立或与他人合作译成法语。这些译作讲求翻译策略,注意译文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适当变通。从90年代中期起,布杰德拉回归法语写作,创作了《生活有其所》(1997)、《魅惑》(2000)等小说。
布杰德拉善于将现实主义与西方现代派手法相结合来描述阿尔及利亚当代社会的嬗变及其存在的种种问题。作为一位双语作家,他的创作生涯突出体现了后殖民作家试图左右逢源又如履薄冰的际遇,他的作品反映了前被殖民社会在进行国族重建的过程中探索建构复数文化的可能性。在艺术手法上,他的小说创作以迂回、含糊、复杂和非线性叙事为追求,在语言、想象和创作技巧方面充满实验性,既体现出W.福克纳、J.乔伊斯、M.普鲁斯特、G.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作家对他的影响,又有意识地汲取阿拉伯传统文化元素。他率性和非常规的表达方式常使其遭受争议。
布杰德拉发表的作品逾30部,被译成40多种语言。小说《巴巴里的无花果》曾获2010年阿拉伯小说奖。与此同时,布杰德拉还创作诗歌、电影剧本,获戛纳金棕榈奖、迦太基文化节奖、法国让·科克托奖,被认为是当代最著名且最受争议的一位北非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