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丝贝丽,L.

    汉丝贝丽,L. :

生在芝加哥的一个中产阶层非裔家庭,家庭环境对汉丝贝丽有着深刻影响。1938年她父母曾在当地中产白人街区买下一座住宅,入住后多次遭到邻居的恶意骚扰与恐吓,其父向法院提出诉讼并最终在伊利诺伊州最高法庭胜诉。当时家中常客有思想家W.E.B.杜波依斯、诗人L.休斯、演员P.罗宾逊、爵士乐艺术家艾灵顿公爵等人,他们也启蒙了汉丝贝丽的民权意识,在公立学校就读时她还接触了工人阶层的艰辛生活。

中学时代的汉丝贝丽对戏剧产生了兴趣,1948年她进入威斯康星大学学习戏剧,同时积极参与左翼社团活动,曾当选美国青年进步派与劳动青年联盟主席。1950年她前往纽约,在罗宾逊创办的激进黑人杂志《自由》担任全职记者及编辑,3年后为全力从事创作而辞职。20世纪50年代中期,她在纽约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同时开始根据父母当年的维权经历写作《阳光下的葡萄干》,1959年剧本出版并公演,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频繁舞台重演和影视改编,已成为最著名的美国戏剧经典之一。

汉丝贝丽的另一部剧作《西德尼·布鲁斯汀窗上的标记》(1964)是意识超前的作品,主题从种族抗议转向一群格林尼治村知识分子的动荡生活,众多人物里只有一位黑人,剧中涉及家庭、婚姻、同性恋、反犹主义、种族主义等多重话题。此剧1964年公演后评价不一,也没有再现《阳光下的葡萄》的商业成功,在众多艺术家和公共人物的支持下演出101场之后于1965年1月12日停演,就在同一晚汉丝贝丽因癌症病逝,年仅35岁。其前夫犹太裔作家R.奈莫洛夫作为文学遗产执行人修订出版了她的一些未完成作品,如《花有何用?》和《白种人》,其中《身为年轻有为的黑人》把汉丝贝丽的未完成之作与她的演讲、书信、日记等剪接在一起,用她的文字讲述她的一生,这部作品成为1968~1969年外百老汇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并在美国41个州巡演。汉丝贝丽的其他作品片段也陆续面世,包括受CBS电视台委托为纪念美国内战一百周年而创作的剧本《酒葫芦》。1973年,奈莫洛夫联合C.扎尔茨伯格把《阳光下的葡萄干》改编成音乐剧,获托尼最佳音乐剧奖并于1981年成功复排。

尽管英年早逝,汉丝贝丽激励了其他少数族裔剧作家,她在民权运动的决堤口突破了百老汇舞台上的白人垄断,以主张平等与融合的现实主义剧作给惯于回避种族话题的美国主流戏剧带来了不同的声音。她的成功是一个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预示着A.巴拉卡、N.尚格、A.威尔逊、S.帕克斯等更多非裔剧作家将陆续走上百老汇舞台,共同参与建构美国主流戏剧新生态。

为您推荐

亚当斯,H.B.

亚当斯,H.B. : 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卒于华盛顿。美国名门望族出身,曾祖父J.亚当斯和祖父J.Q.亚当斯曾为第二、第六任美国总统。1854年入哈佛学院,1858年毕业后游历欧洲诸国,并在德国短暂访学深造。南北..

美罗尼斯

美罗尼斯 : 生于乡村,中学毕业后进入基辅大学文史系学习(1883~1884),1884年转入基辅神学院,1888年进入彼得堡神学院深造,1892年毕业后在科夫诺神学院任教,1909~1932年任该院院长,同时担任设于考纳斯的立陶宛大..

《荒原和爱情之歌》

《荒原和爱情之歌》 : 这是卡尔费尔德的第一部诗集,共有46首诗,其中以第一首《祖先》最为著名。《祖先》是一首怀古讽今的作品,立意鲜明,论证精辟,风格粗犷豪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全诗围绕瑞典古代居民展..

巴塞尔姆,D.

尼米蒙空·纳瓦拉

尼米蒙空·纳瓦拉 : 出生于贵族家庭,自小接受军事教育,在陆军军官学校毕业以后,做了歼击机飞行员,25岁时晋升为空军中尉,以后他便卷入政治漩涡,与监狱结下了“不解之缘”。第一次入狱是因涉嫌帮拉德亲王叛..

巴尔特鲁沙伊蒂斯,J.

巴尔特鲁沙伊蒂斯,J. : 生于农民家庭,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理系自然科学专业,大学期间结识巴里蒙特、勃留索夫等俄国象征派诗人。1899年开始发表诗作,后参与创办《北方花朵》《天秤座》等刊物,成为俄国象征..

麦卡勒斯,C.

麦卡勒斯,C. : 生于南部佐治亚州的哥伦布镇,卒于奈阿克。幼年曾表现出音乐才华,15岁时因患风湿热不得不放弃钢琴学习,转而关注文学。17岁到纽约,边做工边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写作,其间曾有短篇习作发表。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