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行纪》 :
1936年,奥登和L.麦卡尼斯结伴同游北欧,两人合著的游记《冰岛来信》由兰登书屋和法伯出版社出版后一时大卖。受此启发,兰登书屋和法伯出版社再次邀请奥登,委托他前往不久前爆发全面抗日战争的中国采访,并根据相关经历撰写一部与《冰岛来信》相似的游记。
奥登(右)与英国作家C.衣修午德1938年1月,接受委托后的奥登邀昔日同学衣修午德一道,以战地记者身份出访中国。两人于2月中旬经香港进入中国内地,在接下来的4个多月时间内,他们先后到访广州、汉口、徐州、上海等城市及抗战前线,见到了包括蒋介石、宋美龄、周恩来、李宗仁、冯玉祥、博古在内的众多国共两党高官、将领以及国民政府高级顾问端纳、英国驻华大使科尔、杜月笙、田汉、洪深、穆木天、A.史沫特莱、E.斯诺等中外外交与社会名流。《战地行纪》详细记录下他们自出发赴华到同年6月离开中国这一段时间的见闻和感想。
全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伦敦到香港》最短,由奥登创作的6首诗歌组成,记录了他和衣修午德到达中国前的沿途见闻;第二部分《香港到上海》最长,由衣修午德执笔的旅行日志和大量战时中国军民的图片构成,详细记载了两人的在华经历以及他们对中国抗战性质和现状的思考;第三部分《在战时》由奥登撰写的27首十四行诗及一篇较长的诗体评论构成,除了对访华见闻的细腻再现之外,也充满他对当下世界各种社会冲突的深层反思。
《战地行纪》是西方知识分子亲历远东反法西斯前线、向西方全面介绍中国抗日战争的一部力作,为西方社会理解中国抗战的正义性、艰苦性,以及了解国共抗日统一战线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等做出重要贡献。该书在发挥较高政治作用、具有明显史料价值之外,也表现出很高的文学价值,特别是《在战时》中所收录的十四行诗除了对中国抗战的动情再现之外,也颇多对人类文明的抽象思索和对战争起源、人性堕落的品评。有学者认为,奥登访华前后正是他的世界观发生深刻转变的时期,中国之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在1939年初永远移居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山雨欲来之际,他选择远离祖国、远离战争和政治风暴的中心。
中国学界倾向于从该书中看到一位热爱中国人民、同情中国遭遇,有热血、有立场的奥登,与部分西方学者认为《战地行纪》限于对人类文明和人性的抽象思考、“没有谈论在中国发生的具体战争”的观点不同。例如,十四行诗《中国士兵》聚焦一名死去的普通士兵。他活着时没有知识、沉闷木讷,他的死也不会为未来的历史书增添一笔,但正是成千上万这样的无名勇士,才让“我们的女儿”“不再为狗所凌辱”,才能让“有山/有水、有房屋的地方,也能有人烟”。奥登以“我们的女儿”,而不是“他们的女儿”为一位中国士兵立传,说明他已经将他本人与这场战争、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真真切切地联系在一起了。正是因此,奥登与衣修午德在华期间受到中国政坛和文化界的高规格接待,田汉更是在《大公报》上将他与献身希腊解放事业的拜伦相比。
奥登是在华最具影响力的西方现代派诗人之一,深刻影响了穆旦、杜运燮等九叶派诗人的创作。1981年,穆旦将《在战时》中27首十四行诗完整译成中文。2012年,由海外华裔学者马鸣谦翻译的《战地行纪》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