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曼,W.

    惠特曼,W. :

生于纽约州长岛,卒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南部的卡姆登。父亲务农,因家贫迁居纽约市布鲁克林,以木工为业,承建房屋。他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民主思想家T.潘恩的作品很感兴趣,并深受其影响。曾在公立学校求学,任过乡村教师;童年时还当过信差,学过排字,后来在报馆工作,成为编辑。1846年2月~1848年1月,担任《布鲁克林之鹰》的编辑。1848年去新奥尔良编辑报纸,不久回到布鲁克林。此后的五六年中,他帮助年迈的父亲承建房屋,经营小书店、小印刷厂,同时广泛结交船夫、领航员、马车夫、机械工、渔夫、杂工等朋友。


惠特曼自称是个喜欢户外生活的人,他虔诚地崇拜自己赤裸裸的、无罪的肉体。认为性的结合就是惠特曼故居肉体和灵魂的结合;灵与肉是人体不可分割的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惠特曼思想中也有不少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东西,在这里表现为上帝和“宇宙灵魂”的存在。他并不信奉基督教,有时把上帝称作长兄或同志,但有时又认为有一个像R.W.爱默生的“超灵”那样的上帝存在。这是一个抽象的原则,存在于万物之中,因此每一个微小的生物或物件都包含着广阔的世界,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且每一个男人或女人也都有一个神圣的“自己”。与此相联系的是他关于“死亡”的看法,他并不认为“死亡”就是一切的消灭,而认为“死亡”恰好是一种属于精神的、新生命的开始,是一种更高级的生命。


19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惠特曼曾草拟过许多演讲词,在1856年总统大选之年写成《论第十八届总统选举》,最其中重要的一篇;惠特曼这一时期脱离了民主党,支持新成立的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及其总统候选人。他在演讲词中指责16、17届总统完全支持奴隶主的利益;他要求消灭蓄奴制,甚至要求用武力来反对“逃亡奴隶法”,他也讽刺了议会里的政客和官僚,要求普通人和青年工人进入国家机构。这篇文章直到1928年才发表。


1855年,诗集《草叶集》的第一版问世,共收诗12首。
1859年,《星期六周刊》的圣诞专号上刊出了惠特曼的一首优秀抒情诗《从永不休止地摆动着的摇篮里》,这是一首爱情和死亡的颂歌。仅在1859~1860年一年之中,这家周刊就刊载了始终受着冷遇的惠惠特曼的签名特曼的大约25篇作品和评论惠特曼的文章。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惠特曼作为一个坚定的民主战士,在1862年年底战争激烈进行时主动到华盛顿去充当护士,终日尽心护理伤病的兵士,以致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他自己的生活十分艰苦,借抄写度日,把节省下的钱用在伤病员身上。


战后惠特曼在内政部的印第安事务局任小职员,不久部长发现他是《草叶集》的作者,把他解职;后来他在司法部长办公室供职8年。由于在内战中受到了锻炼,增加了阅历,思想认识也得到了提高,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867年出版的《草叶集》第四版只有8首新诗,都是并不出色的短诗,但是收入了《桴鼓集》及其续集。1871年发表的长篇文章《民主远景》,总结了他的文艺观和政治主张。与第一版《草叶集》的序言相比,惠特曼在这篇文章中对于美国的民主制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对劳动人民和普通群众的热爱和信任则始终十分坚定,他认为未来的美国文化和民主国家要靠他们来创造,但是当前的情况却完全不理想。这篇文章表明他在思想上的成熟。


1873年惠特曼患有瘫痪症,以后始终没有恢复健康,创作从此也一蹶不振。但他的乐观主义,对生活的热爱和敏感,他的民主理想等还是至死不衰。1884年3月他在新泽西州卡姆登买下一所小屋,并在那里终老。他的晚年郁郁不得志,除编印了几个版本诗集外,偶尔写些诗文,在英美两地的报刊发表。1882年他的散文集《典型的日子》出版了,其中包括《民主远景》一文。1888年出版的《十一月枝桠》,收入62首新诗和一些文章,序言题为《回顾曾经走过的道路》,集中的诗篇后来收入《草叶集》的第八版(1889),并成为“附诗一”。1891年费城的出版家出版了惠特曼的新作《再见吧,我的幻想》。《草叶集》的第九版(1892)包括“附诗一”《七十之年》和“附诗二”《再见吧,我的幻想》。诗人去世后的遗诗《老年的回声》,作为“附诗”,收入1897~1898年出版的集子,后来的诗也都被收入全集。现在通用的全集是所谓“临终版”,即1892年出版的第九版。


惠特曼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作家,并不崇拜古老的欧洲文明,而是全心全意为建立美国式的、民主的文学而奋斗。但他不是沙文主义者,他十分关心欧洲的革命运动,曾写过不少诗歌加以鼓励和祝贺,是个热情的国际主义者。
惠特曼纪念邮票

惠特曼诗歌的艺术风格和传统的诗体大不相同。他一生热爱意大利歌剧、演讲术和大海的滔滔浪声,这是惠特曼诗歌的音律的主要来源。他只有极少几首用传统诗法写成的诗歌,如流行的悼念林肯之歌《啊,船长啊,我的船长!》。他的诗行比较接近口语和散文诗的节奏,没有韵,也没有极为规律的重音,因而更加接近于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他的诗歌经得起推敲,而散文则常常显得粗犷、松散而庞杂。他的思想感情和泛神论的宇宙观不受传统习惯的约束和限制,但诗体仍有规律可寻,其较显著的特点是思想、形象和用词、造句上的平行法。最浅显的平行法是两行或多行诗的语法结构相同或每行中的思想相类似,甚至词类也相同。更加常见的是每一句的句首是同一个词、词类,或同一个短句。诗句没有传统的一定数量的重音,但仍有节奏,有如海浪的节奏、口语的节奏、朗诵的节奏。一句诗不一定以重音为单位,而可以用思想、语调、标点符号或停顿为单位;一节诗或整首诗不一定按逻辑构成,而是由弱到强、由少到多,通过累积过程直到高潮。此外,也有整首诗的结构模拟意大利歌剧的形式。


惠特曼的诗歌对中国五四运动以后的新诗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郭沫若译过惠特曼的一些诗,从他的《地球,我的母亲》等诗中可以看出受惠特曼影响的痕迹。

为您推荐

马罗,J.

马罗,J. : 生于卡昂附近的小镇马修,卒于巴黎。马罗自学了拉丁语、历史、寓言和诗歌等知识,由于品行端正和作品优秀而成为安娜·德·布列塔尼的秘书,并得以享有贵族头衔。依照她的指示,他追随路易十二出征..

冯尼格特,K.

冯尼格特,K. : 生于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一个建筑师家庭,卒于纽约。在父亲的逼迫下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化学系,而他的兴趣却在文科,因此学业不佳。他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为《康奈尔每日太阳报》写稿,其..

玛格丽特·德·纳瓦尔

玛格丽特·德·纳瓦尔 : 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姐姐。玛格丽特通晓欧洲和古代的多种语言,支持整理古希腊罗马的作品,参与翻译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果,是新教徒和人文主义者的保护人。她还从事创作活动,撰写的..

库卢玛,A.

菲茨杰拉德,F.S.

菲茨杰拉德,F.S. : 生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一个商人家庭,卒于好莱坞。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1917年辍学入伍,但没有上过战场。1919年退伍,在一家商业公司当抄写员,业余时间致力于创作。他的创作倾向与“迷..

圣-热莱,M.de

圣-热莱,M.de : 生于夏朗德省昂古莱姆, 卒于巴黎。他是让·德·圣-热莱侯爵的私生子,叔叔奥克塔韦恩·德·圣-热莱是诗人和翻译家,是法文版《埃涅阿斯记》的译者。圣-热莱年轻时曾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和帕..

阿东维尔,J.

阿东维尔,J. : 生活于16世纪上半叶。生于厄尔-卢瓦尔省的小城镇埃佩尔农的一个贵族家庭,后来到巴黎求学,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人称“无忧君”。此后他开始放荡地生活,当过巡回演出的喜剧演员,多次作为滑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