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性练才: 古代文艺教育术语。刘勰认为,作品风格情趣依赖作家个性才能,“才有庸 ,气有刚柔”。而作家个性则由先天才质和后天学习结合而成。故应重视初学,并依各自天性锻炼才能。“夫才有天资,学慎始习,斫梓染丝,功在初化,器成采定,难可翻移。故童子雕琢,必先雅制,沿根讨叶,思转自圆;八体虽殊,会通合数,得其环中,则幅辏相成。故宜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才”(《文心雕龙·体性》)。
- 欢迎来到文学网!
含道必授: 古代文艺教育术语。指掌握、传授艺术创作的规律。道家称“道”不可知亦不可言,认为即便技艺中的“数”也只能“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庄子·天道》)。刘勰则云:“立德何隐,含道必授”(《文心雕龙·诸子》..
博练: 古代文艺教育术语。刘勰认为,作者所禀赋的才能,各有敏捷迟缓的差别,但均需知识广博、才能练达。若学识浅薄而故意拖延,或才能粗疏而欲求速成,都不能写出佳作:“机敏故造次而成功,虑疑故愈久而致绩。难易虽殊,并资博练。..
工尺谱: 古代记谱方法之一。因音高符号为“工、尺”等字而得名。约产生于晚唐。随音乐发展与不同地区、乐种具体运用,在音高、节奏、调名等符号的记写方法上亦有改变。如南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所用工尺谱,与后期通用..
减字谱: 古代记谱法。脱胎于文字谱。约在中唐时曹柔首创。主要变化有:简化符号,如文字谱的“宫”改作“宀”;明确规定右手四指的“抹、挑”(食指向里、向外),“勾、剔”(中指向里、向外),“打、摘”(无名指向里、向外),“擘、托”..
博观: 古代文艺教育术语。刘勰认为,由于文学作品本身复杂(文情难鉴),加之欣赏品评者的主观爱憎不同,为了公正、客观地分析、评价作品,则批评者自身要具备艺术修养和长期实践的经验,能对作品作全面的观察。“凡操千曲而后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