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辩

天人之辩: 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关系的论辩。殷周时“天命”观念处于支配的地位,“天”被当作主宰一切的最高神。春秋战国时期,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公十八年》)。对“天命”观念产生怀疑。孔子虽然也强调“畏天命”,但认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承认自然之“天”的存在。墨子重视人的“强力而为”,但也提出“天志”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老庄学派提出人应当顺从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思孟学派主张天人合一,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荀子则把“天”看作“行有常”的自然之天,要求“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西汉董仲舒建立了庞杂的“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东汉王充提出“天有形体”说,认为天体是由元气组成的,是自然无为的,但“虽为自然,亦须有为辅助”(《论衡·自然》)。唐代刘禹锡进而对天与人的职能作了区分;“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提出“天与人交相胜”的观点。宋代理学家都从“物我合一”论证天人合一。朱熹认为“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朱子语类》卷九十四),一切是“太极”的体现,“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为理。”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自然之天是气之“升降飞扬,莫之为而为万物之资始者”(《张子正蒙注·太和篇》)。但人不能“任天”,而要“相天”、“造命”,“以人道率天道也”(《思问录·内篇》)。天人关系的争论构成了各家教
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对古代教育有着重大影响。

为您推荐

性善说

性善说: 孟子的人性论观点。谓人生命性善。《孟子·告子上》:“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肯定道德意识具有先验的性质。但并非认为人生来即具有“..

行先知后

行先知后: 说明清之际王夫之的认识论学说。宋朱熹认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工夫全在行上”(《朱子语类》卷十三)。他又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明王守仁则倡“致良知”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

人道

人道: 人事、人伦、为人之道。人道观念春秋时已出现。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道家强调人道与天道有别。《老子·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庄子·在宥..

考据学派

人性论

人性论: 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探求人的天赋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理论。在中国古代主要属于教育哲学范畴。孔子最先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命题,认为人的天赋素质是差不多的,由于后天习染不同,各自的发展才产生..

知行并进

知行并进: 亦称“知行并举”。明王廷相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用语。强调行,即“履事”、“习事”、“实历’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真知必得于行。“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眩惑”..

天命

天命: ①上天的旨意和命令。天命的观念起源甚早。古人对自然和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因而归之于上天的旨意和命令。而统治者则以天命为自己统治的根据。《尚书·汤誓》:“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诗·商颂·玄鸟》:“天命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