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利之辩

义利之辩: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道德行为与功利关系的论辩。义,指言行符合一定的道德准则;利,指利益、功利。孔子以义、利区分“君子”与“小人”,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要求“见利思义”,以义节制人们的欲利之心。墨家“贵义”,认为“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墨子·天志上》)。又强调“义,利也”,以“中国家人民之利”为义的准绳。孟子发挥孔子的思想,谓“非其义也,非有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孟子·万章上》)。荀子认为人生而有好利之心,必以礼义为节制,“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荀子·大略》)。韩非重功利,而薄仁义,主张“善为主者,明赏设利以劝之。使民以功赏而不以仁义赐”(《韩非子·奸劫弑臣》)。汉董仲舒主张“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宋以后,义利之辨几成为教育上的中心问题。北宋程颐认为“圣人以义为利,义安处便为利”(《二程遗书》卷十六)。朱熹认为“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则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四书章句集注》)。叶適反对程朱之说,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乃无用之虚语耳”(《习学记言》卷二十三)。
清颜元则与董仲舒的论点针锋相对,提出:“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四书正误》)。

为您推荐

天人之辩

天人之辩: 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关系的论辩。殷周时“天命”观念处于支配的地位,“天”被当作主宰一切的最高神。春秋战国时期,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

性善说

性善说: 孟子的人性论观点。谓人生命性善。《孟子·告子上》:“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肯定道德意识具有先验的性质。但并非认为人生来即具有“..

行先知后

行先知后: 说明清之际王夫之的认识论学说。宋朱熹认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工夫全在行上”(《朱子语类》卷十三)。他又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明王守仁则倡“致良知”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

人道

考据学派

考据学派: 指清代注重名物考证的学派。明清之际顾炎武是开山祖。他与同时的另一些学者,鉴于明末学界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空疏误国的弊病,标举“经世致用”,提出“经学即理学”的主张,故其考据与现实紧密联系,与官方倡导的..

人性论

人性论: 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探求人的天赋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理论。在中国古代主要属于教育哲学范畴。孔子最先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命题,认为人的天赋素质是差不多的,由于后天习染不同,各自的发展才产生..

知行并进

知行并进: 亦称“知行并举”。明王廷相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用语。强调行,即“履事”、“习事”、“实历’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真知必得于行。“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眩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