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性: 儒家用语。谓发挥人和物的天赋本性。《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郑玄注:“尽性者,谓顺理之使不失其所也。”意即唯至诚之人始能发挥人之本性,顺应自然之理,进而发挥万物之情。朱熹《答廖子晦》:“夫性者,理而已矣 盖谓尽其所得乎己之理,则知天下万物之理初不外此。”明王守仁《答顾东桥书》:“学问思辨笃行之功 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心之良知而已。”
- 欢迎来到文学网!
性命: 中国古代教育哲学范畴。性一般指天生的资质或天然的特质。命的本意为令,后泛指超越人事之外加力量。人只能被动接受而无法干预。《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汉郑玄注:“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 《..
见闻之知: 张载认识论用语。与“德性所知”对称。指人通过感官接触外物而获得的知识。“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德性所知是对“天性”、“天理”、“天德”的认识,非闻见所能及,“闻见不足以尽物”。“德性所知,不萌于见..
礼教: ①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贵族宗法等级制度而制定的礼法教条。《列子·杨朱》:“卫之君子多以礼教自持。”②礼的教育。孔子教人,主张“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又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布衣: ①布制的衣服。《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布衣不完,蔬食不饱,蓬户穴牖,日孜孜上仁。”《史记·鲁周公世家》:“(季)平子布衣跳行,因六卿谢罪。”《后汉书·礼仪志下》:“佐史以下,布衣冠帻。”②平民;庶人。布衣为庶人所..
体用一原: 体,本体、本质。用,现象。中国古代学者认为本体与现象为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统一体。如程颐说“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原,显微无间”(《易传序》)。王守仁说“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