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哲学主客体辩证关系 : 关于主体和客体是否相互规定,在80年代大体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而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他们认为,主体永远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而且主体的全部生活和全部活动都依赖于物质世界。主体的全部生活和活动都是对象性的,只有在物质世界存在的条件下,主体的生活和活动才有对象。主体的本质力量也是自然的物质力量转化来的。一个外部对象之成为主体对象性活动的有意义的客体,不仅仅是由对象单方面来规定,同时还由主体同它的具体关系方面来规定。客体只是随着主体本质力量的发展而不断扩大,所以,主体与客体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主体与客体还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但是不能把主体和客体的不可分离绝对化,以免陷入唯心主义。主体与客体不可分离的意思就是互相决定。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把它们统一起来,因为实践的过程,就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主体与客体相互决定的过程。夏甄陶的《论作为认识范畴的主体和客体》(《学习与思考》1983年第5期)基本持这种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认识客体是可以离开认识主体而存在的。他们认为,作为认识客体的自然界,并不是因为有了人才存在,而是本来就存在的,只能说二者同时产生,互为前提。客体不是一个抽象的字眼,在质上和量上都有其丰富的规定性。认识客体就是要认识它的具体规定性,在认识论上得出客体依赖于主体而存在的结论是唯心主义观点。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主体和客体既可分割又不可分割。就客体作为认识和实践的对象这一点来说,它与主体互相规定并同时存在。但客体又具有客观性,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性,它是先于主体而又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的。
关于主客体关系的层次和类型,大体也有三种意见。(1)李景源发表《论主体对客体关系的层次性》(《福建论坛》1982年第6期)认为,主客体关系具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三个层次。其中实践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认识一方面是正确评价客体的前提,另一方面是主体变客体对象的逻辑为活动的逻辑的主观条件;价值因素使人的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目的性,价值意识是由理论认识过渡到实践的中介环节。(2)罗刚健认为,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是每一个层次上都同时具备的,不能说成是三个不同层次的关系。他主张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层次区分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主体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关系。(《论主体和客体》,《哲学研究》1983年第9期) (3)张西平等人则认为,主客体关系具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和主体对客体的情感体验四层关系。其中情感体验与前三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这是因为;前三者是情感体验赖以存在的基础,同时情感体验又对它们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情感体验是一种认识活动,虽然它只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间接的态度;把感情体验作为主客体的又一层关系,可以使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层次处于合理的结构之中。(《情感体验是主体对客体的又一层关系》《国内哲学动态》1984年第8期)
此外,还有人从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来看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但是看法也有不同。一种观点认为,主客体关系实际上属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二者是等同的。理由是:主体是有意识、能思维的主体,主客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认识关系仍然有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抽象出来的最核心的问题。(张海源:《大连会议讨论人认识中的主客体问题》,《国内哲学动态》1983年第10期)另一种观点认为,主客体关系和精神与物质关系问题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别性。一方面,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都是认识与其认识对象的关系,二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主体本身包含物质和意识两方面的因素,有些客体也包含着思维的内容。因此,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比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更为复杂,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是不等同的。(刘怀惠:《主客体关系三题》,《郑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