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礼

丧礼:

悼念及安葬死者的过程及其礼仪,在“五礼”中属凶礼。古人相信人有灵魂,人死后灵魂不死,因此丧葬非常严肃庄重。孔子在解释“孝”时,就曾经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据《礼记》记载,古人在亲属初去世后,先要用新棉放在死者口鼻之上,判断其是否绝气,叫做“属纩”(属是置放,纩是新棉)。然后为之招魂,叫做“复”,即“复魂”的意思,由生人登上屋顶,面向北方,呼唤死者的名字,反复三遍,死者不醒,再办理丧事。丧事的过程非常复杂,在古代专门有以替人办丧事谋生的人。首先,要派人赴告于死者的远近亲属以及上司、朋友,叫做“报丧”;各色人等便相继前来吊唁,吊唁者须向死者赠送衣被。其后,举行“敛”的仪式,即给死者裹上衣衾,叫做“小敛”;将尸体入棺,叫做“大敛”。敛时,以珠、玉、贝、米等物放在死者口中,叫做“饭含”。入敛后,停丧待葬叫做“殡”,据《说文解字》:“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亲人去世后,不愿早早离去,停在家中,活着的人像对待宾客似的对待已死者,故称“殡”。殡的时间长短不一,短则七十日,长则三年,要选择吉日而葬。在此之前,还要请巫卜(风水先生和八卦先生等)选择好墓地的方位和下葬的日期,然后才是出殡送葬。古代送葬的仪节规定是白衣执绋,绋是拉柩车的绳子,亲友穿着素服,帮着拉柩车,当然只是个象征的仪式。送葬时,执绋的人还要唱挽歌,古乐府中的《蒿里》、《薤露》等就是古代的挽歌。下葬后,还要举行仪式,将死者的神主(牌位)按照辈分安放在祖庙中相应的位置上,与先祖一同受到祭祀。至此,丧事才告结束。此后,死者亲属还要按照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在衣着、饮食、起居等方面遵守一些特殊的礼节,以示哀悼,叫做“服丧”或“居丧”,期限短则三月,长则三年。这只是一个概括性的描述,实际的丧事过程及其仪式要复杂得多,如在死者去世到下葬的过程中,每举行一次主要的仪式,死者家属须“哭踊”(号哭顿足),这“哭踊”的仪式一般人就莫得其详,而须请办丧事的专家现场指导。而且,由于死者地位不同,丧事的繁简还有许多差别。后代中国汉族的丧事大体上沿袭了这些程序,不过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也有所“损益”,如现在还流行的烧纸钱的习俗,就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随着佛、道二教的传播,汉族的丧礼中还增加了“水陆道场”和“斋醮”等超度亡灵的宗教仪式。古代中国人相信灵魂不死,所以对死并不感到特别恐惧。帝王登基的头等大事之一,就是为自己选好墓地,并开始营建陵寝;即使是普通百姓,许多人也在生前请风水先生看准墓地,并备好棺木。而丧事的办理,则成为死者及其家属在社会上的一次“大展示”,故而中国人将丧事称为“白喜事”,与称为“红喜事”的婚事构成了人一生中最隆重的两次典礼。

为您推荐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中国人唯一被尊为经的佛教着作。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据佛教传统,释迦牟尼所说才是经,那么将中国人所说尊为经,就难免有“僭越”之嫌。六祖是禅宗第六代传人慧能。慧能是一字不识的文盲,主张“..

奸臣

奸臣:传统政治的伦理范畴。“奸”与“忠”相对,也是就人品而言。“奸臣”一般是君主宠信的近臣,凡是玩弄诡计、媚惑君主、结党营私、陷害忠良、搞乱朝政,甚至“挟天子以令诸侯”者,都在“奸臣”之列。《管子·明法》:“奸臣..

佛陀

佛陀:佛教修证的最高果位。佛陀是梵语音译,简称佛,也译为浮屠、浮图,原意为觉。觉有三层意义:一叫自觉,即所谓自悟本性;二叫觉他,即所谓说法度人;三叫觉行圆满。具备这三点的“觉悟者”,就可称佛陀。据说,释迦牟尼在三十五岁那一..

葬仪

佛藏

佛藏:佛教文献的汇编。释迦牟尼在世时,他的说教靠师徒口口相传,并无文字记载。他逝世后不久,为了对他的说教进行甄别、审定,他的弟子以及信徒举行集会,由亲闻说教的人背诵佛的教诲,得到大家公认的就用文字记载下来,这叫做“结..

忠臣

忠臣:传统政治的伦理范畴。“忠”的原意是“尽己之心”,用在传统政治上,指臣属对君主竭智尽心的品格,后来则成为传统政治对臣属的基本要求,于是就产生了“忠臣”这一伦理范畴。不过,“忠臣”的内涵是在不断变化的,总的趋向是..

墓葬

墓葬:汉族奉行的死者安葬形式。土葬是华夏民族主要的葬法,据现代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先民已经有意识地把死人埋入土中;而在新石器时代,则进一步挖掘土坑集体掩埋尸骨。后来,集体合葬的形式逐渐消失,出现了单人葬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