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及安葬死者的过程及其礼仪,在“五礼”中属凶礼。古人相信人有灵魂,人死后灵魂不死,因此丧葬非常严肃庄重。孔子在解释“孝”时,就曾经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据《礼记》记载,古人在亲属初去世后,先要用新棉放在死者口鼻之上,判断其是否绝气,叫做“属纩”(属是置放,纩是新棉)。然后为之招魂,叫做“复”,即“复魂”的意思,由生人登上屋顶,面向北方,呼唤死者的名字,反复三遍,死者不醒,再办理丧事。丧事的过程非常复杂,在古代专门有以替人办丧事谋生的人。首先,要派人赴告于死者的远近亲属以及上司、朋友,叫做“报丧”;各色人等便相继前来吊唁,吊唁者须向死者赠送衣被。其后,举行“敛”的仪式,即给死者裹上衣衾,叫做“小敛”;将尸体入棺,叫做“大敛”。敛时,以珠、玉、贝、米等物放在死者口中,叫做“饭含”。入敛后,停丧待葬叫做“殡”,据《说文解字》:“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亲人去世后,不愿早早离去,停在家中,活着的人像对待宾客似的对待已死者,故称“殡”。殡的时间长短不一,短则七十日,长则三年,要选择吉日而葬。在此之前,还要请巫卜(风水先生和八卦先生等)选择好墓地的方位和下葬的日期,然后才是出殡送葬。古代送葬的仪节规定是白衣执绋,绋是拉柩车的绳子,亲友穿着素服,帮着拉柩车,当然只是个象征的仪式。送葬时,执绋的人还要唱挽歌,古乐府中的《蒿里》、《薤露》等就是古代的挽歌。下葬后,还要举行仪式,将死者的神主(牌位)按照辈分安放在祖庙中相应的位置上,与先祖一同受到祭祀。至此,丧事才告结束。此后,死者亲属还要按照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在衣着、饮食、起居等方面遵守一些特殊的礼节,以示哀悼,叫做“服丧”或“居丧”,期限短则三月,长则三年。这只是一个概括性的描述,实际的丧事过程及其仪式要复杂得多,如在死者去世到下葬的过程中,每举行一次主要的仪式,死者家属须“哭踊”(号哭顿足),这“哭踊”的仪式一般人就莫得其详,而须请办丧事的专家现场指导。而且,由于死者地位不同,丧事的繁简还有许多差别。后代中国汉族的丧事大体上沿袭了这些程序,不过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也有所“损益”,如现在还流行的烧纸钱的习俗,就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随着佛、道二教的传播,汉族的丧礼中还增加了“水陆道场”和“斋醮”等超度亡灵的宗教仪式。古代中国人相信灵魂不死,所以对死并不感到特别恐惧。帝王登基的头等大事之一,就是为自己选好墓地,并开始营建陵寝;即使是普通百姓,许多人也在生前请风水先生看准墓地,并备好棺木。而丧事的办理,则成为死者及其家属在社会上的一次“大展示”,故而中国人将丧事称为“白喜事”,与称为“红喜事”的婚事构成了人一生中最隆重的两次典礼。
丧礼
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