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燕飨诗

[诗经]燕飨诗:

周代是个以小农生产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农业宗法社会。

家族血缘关系是维系社会的重要纽带,家族血缘上无法更易的,亲疏远近决定了人们社会地位的尊卑贵贱,血缘情感把周人的家庭、社会协调得自然和谐,使周人习惯于在充溢着和谐亲切的家庭气氛中交流感情,解决纠纷。适应着这种农业宗法等级制社会的政治需要,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礼制。周代的礼制极为宽泛,它既包括个人伦理道德修养、行为方式的准则规范,又包括国家政治的典章制度。据《周礼》记载,当时把礼划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大类,统称为五礼。吉礼是用于祭祀的礼仪,凶礼是用于丧葬的礼仪,军礼是用于军事的礼仪,宾礼是用于朝聘会盟的礼仪,嘉礼是用于融合人际关系、沟通感情、联络友谊的礼仪。嘉礼的内容比较复杂,包括婚礼、冠礼、飨燕、立储、宾射等礼仪。燕飨诗则是直接反映嘉礼中飨礼、燕(宴)礼等礼仪活动的诗,故也有人称之为礼仪诗或宴饮诗。称之“礼仪诗”有失宽泛,因为燕飨只是礼仪中的一部分;称之“宴饮诗”又容易与一般的宴乐饮酒相混淆,故还是称之为燕飨诗为好,以表示它们是反映燕飨礼仪的诗歌。

根据它们反映的不同礼仪内容,又可分为飨礼诗、燕礼诗、乡饮酒礼等。

飨礼是周天子在太庙举行的一种象征性的宴会。飨礼以太牢招待宾客,规模盛大,但并不真吃真喝,献酒爵数也有一定限制。燕飨诗中有几首反映飨礼活动的诗,如《小雅》中的《鹿鸣》、《彤弓》、《桑扈》、《鱼藻》及《大雅·泂酌》等。

燕礼应用最广,燕礼在主宾献酒行礼后便可开怀畅饮,至醉方休。燕飨诗反映燕礼活动的最多,如《小雅》中的《南有嘉鱼》、《宾之初筵》、《湛露》、《鱼丽》等。乡饮酒礼多指诸侯乡大夫的宴饮之礼及周王室的族宴。反映乡饮酒礼活动的诗有《小雅》中的《常棣》、《伐木》、《頍弁》等。

周人逢时遇事必有燕飨,所以在反映不同内容的诗歌中也记录了燕飨活动。这些诗虽然也反映了燕飨的场面和礼仪,也是研究燕飨之礼的重要史料,但由于诗歌内容各有侧重,它们与单纯描写燕飨的诗歌毕竟不同,故不属于燕飨诗。

燕飨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直接产物。燕飨礼只是手段,巩固政权才是根本目的。

燕飨诗的写作目的也并非单纯表现欢聚宴饮的活动场面,而是用诗歌的形式告诉人们要遵循燕飨礼仪,重在突出燕飨礼联络情谊、巩固统治的政治功利作用。《诗经》燕飨诗是世界文学史中唯一单纯反映古代燕飨礼仪活动的一组诗歌,在人类文化学上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为您推荐

[诗经]毛诗马氏注一卷

[诗经]毛诗马氏注一卷: (东汉)马融撰 马融(79-166)东汉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季长。曾任校书郎、议郎、南郡太守等。博学宏通,生徒常有千余人,郑玄、卢植都出其门。常坐高堂,施降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对魏晋清谈..

[诗经]《诗经》的地位与影响

[诗经]《诗经》的地位与影响: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直接源头。《诗经》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就产生的年代及所取得的成就而言,只有荷马史诗能与之相匹比。《诗经》对中国..

[诗经]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

[诗经]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 赋、比、兴三个概念最初虽然是作为用诗方法提出来的,但由于处于类比思维阶段的《诗经》时代,人们无论是用诗还是写诗,其思维方式是相同的,都是求同类比,所以在毛《传》运用用诗之“兴”法解说..

[诗经]农事诗

[诗经]诗传孔氏传(一名鲁诗传)一卷

[诗经]诗传孔氏传(一名鲁诗传)一卷: (周)端木赐撰 端木赐(前520-前456),字子贡,卫人。孔子弟子,少孔子31岁。好比方人物,智足以知圣人,得闻一贯之旨,孔子尝以瑚琏称之。善言语,尝说吴出师敌齐以存鲁,越因以霸。又善货殖,废贮鬻财..

[诗经]《诗经》的修辞与章法

[诗经]《诗经》的修辞与章法: 《诗经》中交融运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段,如比兴、借代、夸饰、拟人、谐音、对偶、排比、设问、垫衬、咏叹、顶针、悬想、变文、互词、倒装、省略、重言、映衬、引言、用事、问答、呼谓等2..

[诗经]周民族史诗

[诗经]周民族史诗: “周民族史诗”是“五四”以后的《诗经》研究者受西方诗歌理论的影响而对《诗经》内容进行的新的分类。生前并没有见过《诗经》德文译本的黑格尔却武断地认为“中国人却没有民族史诗”(《美学》),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