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定慧

戒定慧:

佛教修持的基本内容。合称三学。《翻译名义集》解释说:“防非止恶曰戒,息虑静缘曰定,破惑证真曰慧。”三者相辅相成,是通往证涅槃、得解脱的路。戒就是戒律,是信徒必须遵守的法规,根据信徒入教深浅不同,佛教的戒律有六种:三归、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三归是归依佛、法、僧三宝,这是信奉教义的根本,所以一切佛教徒包括在家的居士,都必须信受。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食肉,八戒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再加三条:不香华盖身(不打扮)、不习歌舞伎乐、不坐高广大床(不贪图享受)。五戒和八戒是在家居士应当遵守的。十戒和具足戒则是出家信徒应当遵守的。十戒是在八戒的基础上再加“不食非时食”和“不蓄金银宝”两条,适用于刚出家的沙弥(小和尚)。具足戒,比丘(和尚)二百五十条,比丘尼(尼姑)三百四十八条,适用于升级之后的出家人。菩萨戒,一般指《梵网经》的十重四十八轻戒,是一切佛教徒都应当遵守的。定就是禅定,也称止或止观,原是印度各种教派共用的修持方法,目的在于息杂念,生信心。照佛家的分析,定是止心于一境的心理状态,因级别有深浅,禅定分为四种:初禅定、二禅定、三禅定、四禅定。每一种达到的心理状态都不同,结果也不同,求得的知也不同。知就是慧,慧就是般若,就是证悟涅槃的明察力,不是通常说的智慧,而是一种大彻大悟的宗教智慧。简而言之,佛教的修持从戒出发,由戒生定,因定发慧,由此智慧就能断绝一切无名烦恼,证入涅槃解脱的妙境。

为您推荐

维摩诘经

维摩诘经:大乘佛教经典。全称《维摩诘所说经》,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维摩诘是佛教菩萨名,原是古印度毗耶离城的大乘居士,非常富有,精通佛法。据说,他有一天生病,释迦牟尼派弟子文殊师利前去问候,他便借此机会与文殊师利等..

仙人

仙人:得道成仙的人。能长生不死,而且神通广大,来去无方,所以有时也称为“神仙”。据东晋葛洪《神仙传》称:“仙人者,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或化鸟兽,游浮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气,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间而..

独善兼济

独善兼济:儒家的人生观。语出《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后一句通常被人说成“达则兼济天下”。《孟子·滕文公下》有另外一种表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五蕴皆空

丧礼

丧礼:悼念及安葬死者的过程及其礼仪,在“五礼”中属凶礼。古人相信人有灵魂,人死后灵魂不死,因此丧葬非常严肃庄重。孔子在解释“孝”时,就曾经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据《礼记》记载,古人在亲属初去世后,先要..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中国人唯一被尊为经的佛教着作。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据佛教传统,释迦牟尼所说才是经,那么将中国人所说尊为经,就难免有“僭越”之嫌。六祖是禅宗第六代传人慧能。慧能是一字不识的文盲,主张“..

奸臣

奸臣:传统政治的伦理范畴。“奸”与“忠”相对,也是就人品而言。“奸臣”一般是君主宠信的近臣,凡是玩弄诡计、媚惑君主、结党营私、陷害忠良、搞乱朝政,甚至“挟天子以令诸侯”者,都在“奸臣”之列。《管子·明法》:“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