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

道教崇奉的天帝。简称玉皇、玉帝。又有高上玉皇、太微玉帝、天尊玉帝等名目。据梁朝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玉帝居玉清三元宫第一中位。”这样说来,玉帝就是元始天尊的另外一个名号。但在唐宋时代,玉皇大帝的名号越来越响亮,把“元始天尊”都给压下去了,甚至越来越变得像另一尊天神,而不是元始天尊了。最后,玉皇大帝与元始天尊便一分为二,宋真宗还给他封了一个长长的尊号,叫做“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这样,玉皇大帝的地位就非常突出,在人们心目中,似乎成了道教的第一位尊神,而元始天尊反而黯然失色了。不过,在道教神谱中,最高神还是三清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与道德天尊,其下才是四御之一的玉皇大帝。道士还给玉皇大帝编造了出身,说是古代有一个“光严妙乐国”,国王年老无子,便祈求元始天尊赐子以继王位。元始天尊满足了国王的愿望,命太上道君到人间去送子,于是王后在正月初九这一天生下了一个儿子。但是,王子长大后,却舍弃了王位,去山中修道,历三千二百劫修成金仙,再经过一亿劫,才修成了玉皇大帝。尽管玉皇大帝在三清之下,但直接掌管神界与人间的种种事务,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所以,在一般百姓看来,玉皇大帝才真是威风八面,令人敬畏,高高在上的三清反而形同虚设了。

为您推荐

金刚

金刚:佛教护法天神名。以其手持金刚杵(古印度武器)得名。也有人认为,“金刚”是梵语跋折罗的意译,以示护法天神的勇猛刚烈,无往不胜,无坚不摧。佛教有四大金刚,乃由印度神话中“各护一天下”的四大天王演变而来,所以又称四大..

知耻

知耻:儒教伦理范畴。指个人的道德反省能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羞恶感。中国古代以“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其中“耻”就是“知耻”,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羞耻感”。知耻则有所不为,不知耻则无所不为。孔子曾以“行己有耻..

郊社

郊社:天子祭祀天地的国家大典。郊指冬至日祭天于国都南郊,社指夏至日祭地于北郊。这两项祭典都在郊外举行,所以常常又统称为“郊”。在古人的观念中,南方为阳位,所以在南郊祭天,天圆,所以南郊的祭坛筑成圆形,称为“圆丘”;北方..

王母娘娘

僧尼

僧尼:出家修行的佛教徒的总称。佛教徒有四众之分,即出家的男女二众与在家的男女二众。僧尼就是出家男女二众。男名比丘,按照佛教戒律规定,少年出家,初受戒,称为沙弥,到二十岁,受具足戒,成为比丘。比丘的原意是乞者,因僧人须乞法..

宗庙

宗庙:祖庙,祭祀祖先的所在。庙的本义是貌,在祖庙中,不但设有先祖的牌位,还要供奉祖先的遗像,以使子孙想见祖先生时的形貌。儒教以孝亲为人伦之根本,而孝亲又以祖先崇拜为基础。祖先崇拜的前提是相信鬼神的存在,即祖先的在天之..

知足

知足:道家的伦理范畴。语出《道德经》:“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又说:“知足者富。”又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一句话:知足常乐。这种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很有市场,是人们自我精神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