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

儒教:

历代王朝的国家宗教。因宗奉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故称儒教或孔教。但儒教并非创自孔子,而是比儒家学派要古老很多的华夏民族的传统宗教。这一传统宗教是多神教,以天地祖宗为崇拜对象,其宗教活动以“祭祀”为主要内容,这就是《尚书·尧典》说的“三礼”,即祭祀天、地、祖宗三元神的宗教仪式,后来又统称“吉礼”。这些祭神的仪式不仅是宗教精神的表现,也是等级制度的体现。例如在商代,祭神的仪式常常是由国王亲自主持,不但有颂神、娱神的音乐舞蹈,还要杀活人来献祭。西周立国后,继承了这一宗教传统,同时又注入了宗法制度的新内容,使其成为体现宗法社会等级秩序及其伦理观念的祀典与礼仪。只有周天子才享有祭祀上帝的特权,诸侯只能祭祀自己封地境内的名山大川;天子为自己的祖宗立七庙,诸侯可以立五庙,大夫就只能立三庙,而庶民百姓则不能立庙。这样,就以祭祀天、地、祖宗三元神的宗教仪式为基础,发展起一套政治化、伦理化的礼乐制度,并陆续结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经典,形成了一种政教合一的宗教形式。“儒”作为一种行业,其看家本领就是熟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类似所谓“传教士”。到了孔子时代,这一宗教传统及其礼乐制度开始发生动摇,出现了所谓“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这一宗教所代表的文化传统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于是以继周自命,并力图重新阐释传统宗教及其礼乐制度的基本精神,来适应新的时代。他自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于是以传授“六经”的方式来传道,并以“成圣”作为其人生终极关怀,试图在传统宗教及其礼乐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个人赖以“安身立命”、天下赖以“万世太平”的德教,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被后人称为儒家的学派。儒家学派的特点就是以“传经”的方式来“传道”。当汉武帝确定以继周为主题的文化建设路线后,就以儒家所传“六经”为根据,来重建大一统的国家宗教及其礼乐制度。从此,儒家演变为国家宗教,而传经的儒师也就扮演了神学家的角色。董仲舒从“天人感应”的角度,为儒教教义提供了神学基础;而谶纬神学则让孔子做了教主,甚至说他是孔母梦与天帝交感而生,并奉天帝之命编订六经,为汉立法。当佛、道二教在中国流行开来后,这一国家宗教也就被称为儒教,与佛、道合称为“三教”。儒教作为国家宗教的传统一直延续到清王朝退出历史舞台。由于只有帝王才有祭天祭上帝的特权,所以上帝的观念在臣民心中就逐渐淡薄,而皇帝的观念却日益强化,对上帝的信仰转化为忠君的观念。祖宗之祭则是自天子至庶民百姓共有的,只是庙制不同,以体现上下尊卑之别,所以祖宗的观念深入人心,孝亲的观念代代相传。儒教与其他宗教有明显的区别,一是祖先崇拜,以至西方传教士曾称其为“祖先教”;再则是宗教与政治、伦理的合一,没有独立的宗教组织,其宗教仪式甚至只是朝廷礼乐制度的一部分,以至许多人甚至否认其为独立的宗教。而且,儒教作为国家宗教,西汉以后,几乎完全制度化、教条化、凝固化,阐释儒教经典的经学也成为官方神学,因此也就逐渐失去了活力与魅力。尤其是道教兴起与佛教传入后,制度化的儒教由于缺少一种超世俗的终极关怀,缺少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注,便相形见绌。尽管历代帝王还定期举行祭祀天、地、祖宗的儒教仪式,但他们更热衷的是成仙成佛。于是在宋代以后,便出现了以佛、道二教来革新儒教的思潮,其主流便是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尽管理学与心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开辟了儒学的新天地,但对制度化的儒教却未能产生多大影响。随着“家天下”王朝时代的结束,儒教作为国家宗教的历史,也就画上了句号。

为您推荐

天地人

天地人:儒教信奉的三元神,即天神、地祇、人鬼。天神以上帝为尊,辅之以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诸神。在中国古人心目中,天空就是天神居住的地方,称为天庭。日月星辰诸神又称为天官,分别掌管着人类的命运,例如文昌星主管文运,司命星..

感生帝

感生帝:帝王在天上的父亲。中国上古已经有帝王感生的神话,例如,殷人的始祖契是其母简狄吞吃了神鸟的卵而生,周人的始祖后稷则是其母姜嫄踩了巨人的脚印而生。这种感生神话后来与五帝观念结合起来,于是就有了感生帝的说法。..

社稷

社稷:国家的象征。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两者本来各不相干。“社”字在甲骨文中与“土”字一样,作“”,像男性生殖器。也就是说,社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生殖崇拜。在春秋时代,还可以看见这种原始崇拜的流风余韵。例如在齐国,每逢..

后土

神仙

神仙:道教修炼达到的最高境界。神与仙的分别在于,神是先天真圣,仙是后天真圣,是由人修炼而成的长生不死者。不但长生不死,而且具有种种神通,所以仙也称为神仙。道教后期,神与仙常常混淆不清,一律通称为神仙,受到信徒的崇拜。道..

祭礼

祭礼:儒教祭祀鬼神的礼仪。又称吉礼,吉训为福,就是祭神祈福的意思。儒教是多神教,其祭祀的对象非常多,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类。其名目也非常繁多,在古代,国家专门设有礼官,来掌管祭祀鬼神的典礼。古人对鬼神之祭非常重视,不..

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被神化了的老子。老子原来是春秋末期陈国人(陈后来被楚国吞并,因此也有人称老子为楚国人),曾经做过东周皇家图书馆馆长。因见周朝气数已衰,天下将大乱,于是辞官归隐,归隐前留下了五千言,即千古妙文《道德经》。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