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仁义

[四书]仁义:儒家的伦理范畴。

仁是众德的总称,义是成德之本,二者有密切的关系。《中庸》载孔子答哀公问政时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孟子·梁惠王上》:“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孔子既重仁,亦重义,虽然《论语》中“仁义”二字从未连用,但他的思想可称之为仁义合一。孔子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说卦传》),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又说:“行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认为仁必待贯入于义而成德,义所成的必须是德。孟子对此加以发挥:“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又说:“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

(《孟子·尽心下》)还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离娄上》)孟子认为“仁义”是“我固有之”,“非由外铄”,他提出“由仁义行,非行仁义”,“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并把“仁义”与“利”推到对立的程度。孟子答梁惠王问时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又说:“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孟子·告子下》)



为您推荐

[四书]中行

[四书]中行:孔子哲学、伦理思想命题。 指能实行中正之道的人,即合乎中庸道德者。《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何晏《集解》引包咸曰:“中行,行能得其中者。”清凌鸣喈《论语解义》:“中行者,依中庸而行者..

[四书]内自讼

[四书]内自讼:孔子提倡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 与内省、内自省义近,意为自我责备。《论语·公冶长》:“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朱熹《论语集注》:“口不言而心自处也”。强调自觉反省错误,从严自律..

[四书]仁

[四书]仁:儒家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之一。 此词孔子之前已有:《尚书·金縢》:“予仁若考。”《诗经·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左传》昭公十二年:“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为仁。”然零碎不系统,未形成一种学说。 孔子继承..

[四书]中

[四书]内省

[四书]内省:儒家的一种修养方法。 亦称自省、内自省、反己、反求。《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意为自我反省时,于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可忧愁可恐惧呢?又《论语·里仁》:“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也。”意为看见贤..

[四书]片言可以折狱

[四书]片言可以折狱:意谓仅仅根据一方面的语言就可以判案断狱。 “片言”亦称为“单辞”,古代判断民狱案件,必用两辞,即分原告和被告,双方各具书契辨答对质,然后可断其是非曲直。而片言,非听讼、判断之证,不可为法。 《论语..

[四书]长

[四书]长:①长短之“长”,短之反。 《论语·乡党》:“亵裘长。”《孟子·滕文公上》:“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②长久。 《论语·里仁》:“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