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让

[四书]让:①谦让。

孔子伦理思想范畴之一。孔子提倡让,并身体力行。《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论语·里仁》:“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他认为能以礼让治国,人们就不会相互争斗攻伐,人们之间就能保持和睦的关系,社会就会安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即使是参加竞争性活动,也要做到谦让,“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然而面对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时不能推让,而要勇于承担,他说:“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强调人们应以仁为己任,在实践仁这种事情上,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对于孔子让观念,儒家后继者有所发挥。

《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强调受让选择对象。

《大学》:“一家让,一国兴让。”强调国君一家谦让的作用。

②责罚。《孟子·告子下》:“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有让。”《国语·周语》“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注云“让,谴责也。”此指王巡狩时,责之以言辞。



为您推荐

[四书]厄于陈蔡

[四书]厄于陈蔡:关于孔子生平事迹的记载。 意即受困于陈、蔡之间。《孟子·尽心下》:“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赵岐注:“君子,孔子也。”《荀子·宥坐》亦载:“孔子南适楚,厄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糂,弟..

[四书]执中

[四书]执中:①中庸之道的概括用语。 孔子吸收殷周以来的尚中观念,创立“中庸”之道。而中庸哲学的本质和方法后又称作“执两用中”,简称为“执中”。《尚书·大禹谟》:“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为唯有分析,唯有综合,才能正确..

[四书]圣

[四书]圣:①指人具有最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 孔子弟子认为孔子已达到圣的境地,《论语·子罕》:“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但是孔子不敢自居于圣,他说:“若圣与仁..

[四书]讨而不伐

[四书]执其两端

[四书]执其两端:一种思维认识方法。 意即掌握两方面的极端。《中庸》:“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朱熹《集注》:“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小大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

[四书]圣人

[四书]圣人:儒家最高理想人格。 意为人格品德最高的人。儒家典籍中多以泛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或孔子。自儒家定于一尊以后,特指孔子为圣人。《论语·述而》:“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孔子以..

[四书]汉

[四书]汉:水名。 即汉水,又称汉江。长江最长支流。 源出陕西西南部宁强,东南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和中部,在武汉入长江。 今长1532公里,流域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 《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