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方言研究(语言)

吴方言研究(语言):

方言分区研究之一。清代吴文英《吴下方言考》考证常州一带方言字数百条。范寅所撰的《越谚》辑录了浙江绍兴地区的方言俗语。清代《镇海县志》、民国《定海县志》、《金华县志》、《嘉定县续志》中的方言部分保留了丰富的方音、词汇资料,高本汉《汉语方言字汇》中收录了温州、上海话的语音资料。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研究吴方言是从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开始的。赵元任在这部专着里所创立的调查研究方言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对吴语进行了普查,基本上以每一个市、县为一个调查点。普查的成果集中反映在《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和《浙江吴语分区》中。五十年代以后对绍兴、温岭、温州等几个地点方言的语音系统作了较为深入、细致的调查和描写。从七十年代末期开始,对连读变调的调查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先后发表了有关温岭、温州、丹阳、崇明、上海、武义、舟山、宁波等地连读变调的研究报告。《上海市区方言志》首次对一个地点方言的语音、语法、词汇作了全面系统的描写。八十年代展开了对吴语分区问题的研究。1982年复旦大学主办“吴语研究首次学术会议”,首次专题讨论了吴语的分区问题。1983年和1984年先后在杭州、无锡两次召开“吴语边界和分区问题讨论会”。有关的研究成果集中发表在1984年至1986年的《方言》季刊上。八十年代采用实验语音学和声学语音学的方法,研究了常阴沙话、苏州话和上海话的清音浊流和连读变调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果。八十年代,许多市、县因为编写地方志的需要,对当地方言重新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普查。近年来日本、美国和香港的学者也有研究吴语的论文或专着发表。如中岛干起《吴语的研究》、司马侃《现代上海话口语的共时音韵论》、梅祖麟《吴语情貌词“仔”的语源》等。

为您推荐

当代语体学研究(语言)

当代语体学研究(语言):指1949年以后的语体学研究。综合论述语体的专着有王德春《语体略论》。有关语体的性质、概念的论文主要有李熙宗《关于语体研究中的两个问题》,周迟明《汉语修辞学的体系问题》,唐松波《文体、语体..

当代汉语史研究(语言)

当代汉语史研究(语言):指1949年以后的汉语史研究。1956年高教部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组织“汉语史编辑室”,由王力主编《汉语史稿》,分上册(语音史)、中册(语法史)、下册(词汇史)陆续出版。1980年史存直着《汉语语音史纲要》..

古代修辞研究(语言)

古代修辞研究(语言):修辞学史研究内容之一。从先秦到晚清两千多年间众多的文人学士发表过不少修辞理论观点,也出现过较有系统的论着。如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宋代陈骙《文则》、元代王构《修辞鉴衡》等。在浩繁的诗..

现代汉语方言分区研究(语言)

陈望道修辞学思想研究(语言)

陈望道修辞学思想研究(语言):修辞学专题研究之一。1931年刘大白《修辞学发凡介绍辞》对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作了高度评价。,三十年代出版的夏丏尊、叶圣陶《文心》、徐梗生《修辞学教程》、陈介..

近代汉语分期研究(语言)

近代汉语分期研究(语言):汉语史专题研究之一。王力《汉语史稿》提出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提出以晚唐五代为界,把汉语的历史分成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大阶段;现代汉语是近代..

徽州方言研究(语言)

徽州方言研究(语言):方言分区研究之一。1933年赵元任提出汉语方言“九区说”,把“皖语”(相当于徽州方言)独立为一大方言。较早具体描写其语音特点的是1960年《安徽方言概况》、1961年孟庆惠《安徽方音辨正》。单独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