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字的创造和改革(语言)

少数民族文字的创造和改革(语言):

文字学史研究内容之一。1949年前中国十几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三十几个民族没有文字。1949年后,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科事业,党和政府根据少数民族的具体需要、客观条件和本民族自愿选择的原则,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改革文字。到1958年,为壮、布依、苗、彝侗、哈尼、傈僳、佤、黎、纳西等十个民族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改革文字的民族,一是在原有字母的基础上加以充实提高,一是采用新的字母系统。原使用拉丁字母形式的景颇族、拉祜族,在原有字母基础上设计了文字改革方案。傣族原有四种傣文字母形式的文字,在西双版纳和德宏两大方言区傣文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两种傣文的改革方案。1959年,原使用阿拉伯字母形式文字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采用拉丁字母形式,设计了两种新文字方案。壮族文字方案,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新文字方案,业经国务院批准推行。1957年国务院修改批准了关于少数民族文字方案中设计字母的几项原则。原则规定:少数民族创造文字应该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原有文字进行改革,采用新的字母系统的时候,也应该尽可能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相同或相近的音,尽可能用汉语拼音里相当的字母表示。少数民族语言里有而汉语里没有的,如果使用一个拉丁字母表达一个音的方式有困难的话,在照顾到字母系统清晰,字形简便美观,字母数目适当,便于使用和教学的条件下,根据语言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用两个字母表示一个音,另创新字母或采用其他适用的字母,个别情况在字母上加附加符号等办法来表示。对于语言中的声调,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音节末尾加字母表示,或采用其他办法表示或不表示。各民族的文字,特别是语言关系密切的文字,在字母形式和拼写规则上应该尽量取得一致。

为您推荐

民族文字发明传说(语言)

民族文字发明传说(语言):指中国少数民族民间传说中关于文字发明过程,发明人物,文字功能以及为什么有些民族没有文字等方面的内容。在中国除了汉族的苍颉造字传说外,彝、苗、独龙、水、布朗、基诺、傣等民族都有文字发明传..

汉字发展民族性论(语言)

汉字发展民族性论(语言):汉字学说之一。申小龙《汉字改革的科学性与民族性》、《汉字的特点及其归宿》等文提出,中国文字改革理论所依据的西方语言的文字音义关系原则及在这一原则基础上得出的关于世界文字发展的规律不..

兰亭序真伪之争(语言)

兰亭序真伪之争(语言):汉字问题讨论之一。1965年,郭沫若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认为《兰亭序》系后人伪作,从而在学术界引起一场讨论。晋代是否存在《兰亭序》那样的字体,楷书和行书究竟成熟于何时..

杨树达古文字研究(语言)

汉字形成问题的讨论(语言)

汉字形成问题的讨论(语言):汉字问题讨论之一。自占以来,关于汉字的产生就有种种传说,比较流行的是“结绳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建国后,随着新石器时代陶器刻划符号的陆续发现,学术界对汉字形成问题的研究有了..

王国维古文字研究(语言)

王国维古文字研究(语言):*王国维以乾嘉以来的考据学为基础,吸收西方近代的科学方法,在古文字与古史研究中成功地运用“二重证据法”,将地下出土的甲骨金文和早期典籍文献相互参证,对古代史料的整理和研究作出了划时代的贡..

汉字性质问题讨论(语言)

汉字性质问题讨论(语言):汉字问题讨论之一。1979年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室发表《古文字研究的现状及展望》,提出古代汉字就其符号来源、构形原则来说是从象形符号发展而来;就其发展阶段来说则已脱离表意文字阶段,进入表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