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喻(语言)

明喻(语言):

也叫“直喻”、“显比”。比喻之一。本体和喻体都出现,表示相似关系。常用比喻词“象”、“好象”、“比如”、“宛如“、“如同”、“好比”、“好似”、“象……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一样”、“似的”等联结。古代汉语常用“犹、若、如、似”等做比喻词。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也可省略比喻词,采用并列对举的方式。如“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为您推荐

两大分野说(语言)

两大分野说(语言):关于修辞现象和修辞手法的系统及其特点的一种学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提出把修辞现象、修辞手法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类。它们有各自的内容、目的、表达要求和接受要求、逻辑基础、逻辑和语法..

话题(语言)

话题(语言):被述题说明的话语结构的基本成分。话题是信息的源点,是已知信息。在结构上,通常出现在句首。如“我打破了一个杯子”中的“我”。汉语里往往主语与话题重合。但有些话题不是主语。位于句首的全句修饰语是话题..

书面语修辞(语言)

书面语修辞(语言):同“口语修辞”相对,书面语言中特有的修辞现象。特点有:(1)选词炼句趋向规范化、严密化、复杂化。(2)充分利用书写形体的表达功能,以构成一些特有的修辞方式,如汉语修辞中的析字、联边等。(3)篇章结构严..

比喻词(语言)

情境意义(语言)

情境意义(语言):语境意义之一。某个特定的词、词组或话语片断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产生的意义,包括:(1)情义。由说写者的主观感受、动机、意图、思想感情及听读者的年龄、职业、修养、文化水平、生活阅历的影响而产生的意..

理解修辞学(语言)

理解修辞学(语言):从话语理解的角度研究如何正确分析、理解和欣赏言语意义的修辞学。研究范围包括:研究语言材料及各种修辞现象在话语中的分布规律,考察社会心理及个人阅历时语言意义的影响,探讨如何结合语境领悟话语的深..

符号修辞(语言)

符号修辞(语言):利用图形或科学符号作为表达手段,以取得积极的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现象。适用于书面语体。包括:(1)利用汉字形体构成某种修辞方式,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如地名的命名:十字街、丁公路等。(2)利用图画以取得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