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调起源于元音说(语言)

声调起源于元音说(语言):

关于汉语声调起源的学说。此说还应细分为二,即长短说和松紧说。王力主张汉语声调起源于长短元音。他认为上古有四个声调,分为舒促两类,即:

确认上古四声不但有音高的分别,而且有音长(音量)的分别。长入声字由于读音较长,然后把韵尾塞音丢失,变为第三种舒声(去声)了。此中舒促之别是按有无塞音韵尾[-p]、[-t]、[-k]区分的。王说可以在侗台语中找到证据。袁家骅认为汉语声调起源于元音松紧:共同汉藏语时期,元音分松紧,紧元音构成的音节较高,松元音构成的音节较低,这种区别本来是伴随的,随着松紧元音对立消失,才变成音位性的。汉藏语声调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形成过程是:首先舒促两分,其后元音松紧起作用,舒声:分化,分为二的形成藏语的声调,分为三的形成汉语的声调。

为您推荐

古“异平同入”说(语言)

古“异平同入”说(语言):清代段玉裁所提学说。段氏在《六书音均表》云:“入为平委。平音十七,入音不能具也,故异平而同入。职德二韵为弟一部之入声,而弟二部、弟六部之入音即此也。屋沃烛觉为弟三部之入声,而弟四部及弟九部..

声调起源于声母清浊说(语言)

声调起源于声母清浊说(语言):关于上古声调的学说。认为汉语无调时期,受清浊声母的影响,音节音高不同,清声母读得高,浊声母读得低,自然地分成两类,后来,这种伴随的区别上升为对立性的,演化成二调,即高低二调系统,或称阴阳调或单双..

数韵共一入说(语言)

数韵共一入说(语言):清代江永关于上古韵部的学说。江永分古韵为十三部,另立入声八部,并且主张“数韵共一入”,即所列入声八部,既可与阴声韵相配,也可与阳声韵相配。实际上是以入声为枢纽,把阴声和阳声联系起来。此说开了阴阳..

“四声一贯”说(语言)

次入韵说(语言)

次入韵说(语言):关于上古韵母的学说。李新魁根据谐声关系,《诗经》押韵,经典异文和中古去、入两读等例证,证明在上古韵母系统中,除存在收[-p]、[-t]、[-k]尾的入声韵外,还有一种“次入韵”,即收喉塞音[]尾的特殊的入声韵,为上古入声韵..

谈添盍帖分四部说(语言)

谈添盍帖分四部说(语言):黄侃关于上古韵部的学说。他在《谈添盍帖分四部说》中以《说文解字》形声系统、声训、异读等材料为证,主张“覃”、“谈”、“合”、“盍”应分四部,从而把《广韵》从“侵”至“凡”的闭口九韵(..

古支脂之三分说(语言)

古支脂之三分说(语言):清代段玉裁关于上古韵部的学说。段氏《六书音均表》卷一“第一部第十五部第十六部分用说”条下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段氏分古韵为十七部,第一部即后来通称的之部,第十五部即脂部,第十六部即支部。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