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迁移 :
这种语言可以是一个人的母语,也可以是他/她掌握的其他任何一种语言。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如果学习者将某种已掌握语言的特征或规则运用到二语,那么就发生了语言迁移。这种迁移可以是学习者母语系统向二语的迁移,也可以是学习者的母语系统、二语系统向三语、四语的迁移。语言迁移是形成学习者中介语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二语学习的因素之一。
语言迁移可以发生在语音、词汇、句法等语言的各个层面。比较典型与常见的迁移是语音层面的迁移。几乎所有的学习者在讲二语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所谓的外国口音。词汇通过音译的方式迁移也是比较常见的方式。
语言迁移也被视为是一种交际策略。当学习者在二语交际过程中遇到理解与表达障碍的时候,会借助母语知识帮助理解与表达。借助母语理解二语主要发生在同源的两种语言之间。借助母语表达表现在用母语的方式表达意思或者用音译的方式表达自己。
语言迁移分正迁移与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学习产生的正面与积极的影响。当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与学习目标语言在形式、结构或意义上一致或高度相似的时候,容易发生正迁移。例如,汉语与英语都有“主语+谓语+宾语”结构,那么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就会根据已有的汉语“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知识,分析、学习使用英语句子。另外,有些汉语词语与英语词语在意义与结构上的高度一致,有助于中国学习者对这些英语词语的学习。例如,汉语的“武装到牙齿”与英语的“be armed to the teeth”,除了书写形式不一样,意义与结构基本相同。中国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be armed to the teeth”时,就容易发生正迁移。在词汇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同源词。同源词指两个来自不同语言的单词在形式与意义上相似,同时这两种不同的语言有着语源关系。例如,英语的brother(兄弟)一词与德语的bruder一词属于同源词。学习者遇到二语中的母语同源词时,容易发生正迁移。
负迁移指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的学习产生负面或消极影响。负迁移往往被视为是产生中介语错误的原因。学习者在参照母语系统产出二语时,由于母语的规则不适用于二语,所以会出现非本族语式的表达形式或者错误。例如,汉语的动词没有屈折变化,因此,有的中国英语初学者会将这个规则用到英语上,产出“*I go to the park yesterday”(我昨天去公园)一类不改变动词形式的英语句子。另外,汉语的句子结构可以是“主语+形容词”,无需动词。因此,有的中国英语初学者会造出像“*Her dress beautiful”(她的裙子漂亮)这样缺少谓语动词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