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乃宣 :
祖籍浙江桐乡,生于河北广平,长于江南,卒于山东青岛。1865年中举人,1875年中进士。曾主持上海南洋公学和浙江大学堂。
1905年,劳乃宣开始在南方方言区推行官话字母,他认为在南方推行京音的官话字母有困难,不合“言文一致”的原则,于是在王照原来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南京和苏州音的声韵母,修订成“宁音谱”(南京话合声简字)和“吴音谱”(苏州话合声简字),改称“合声简字”。劳乃宣请两江总督周馥、江苏巡抚陈夔龙、安徽巡抚恩铭奏准在江宁(南京)设立“简字半日学堂”,先教宁音,后学京音,4个月毕业。先后办了10期,毕业数百人,转相传授,推行于江浙两省。1907年,劳乃宣在南京出版《简字全谱》(包括“宁音谱”“吴音谱” “闽广音谱”和京音官话字母)。1908年,端方继周馥任两江总督,又在江宁设“简字学堂”和“简字高等小学堂”。此时清政府正筹备立宪,慈禧召见劳乃宣,劳乃宣面陈简字的好处,并呈《普行简字以广教育折》,说“今日欲救中国,非普及教育不可;欲教育普及,非有易识之字不可;欲为易识之字,非用拼音之法不可”。劳乃宣提出小学一年级先学拼音简字,二年级再学汉字,一般人都强迫学简字一年,识简字的人同样有公民权,又建议出版简字报纸,官府的告示、批词都用简字。慈禧批交学部议奏,学部始终不议不奏。1910年,劳乃宣与社会名流赵炳麟、汪荣宝在北京成立“简字研究会”,改向社会宣传,曾致信学部尚书唐景崇:“他日中国于汉字之外,另用一种主音简易之字以为辅助文字,可信其必有此事”“于此事之必可行,且不可不行,自信甚笃”。1911年辛亥革命前夜,被委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兼学部副大臣。民国初年,劳乃宣退居涞水、曲阜、青岛,1913年民国政府教育部“读音统一会”聘劳乃宣为会员,但劳未出席。
1910年京师大学堂师生合影
劳乃宣的著作除《简字全谱》外,还有单行本的《京音简字述略》《增订合声简字谱》(宁音谱)、《重订合声简字谱》(吴音谱)、《简字丛录》(简字的论文、演说、书信等的汇编)、《读音简字通谱》和《等韵一得》三卷及补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