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璋 :
生于浙江海宁,卒于北京。1934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36年转入北平清华大学外文系。1939年7月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曾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校。1947年12月赴英国留学,先后在伦敦大学、牛津大学攻读英国近代文学。1949年10月回国,投身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事业。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主任、外国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副主编等职。曾获国家教委和北京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许国璋主编的大学《英语》(1~4册)和《许国璋英语》等,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畅行全国30余年,成为中国卓有成效的英语教材。他大力倡导外语教学改革,坚持教书育人。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培养具有全面知识的外语人才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国璋学贯中西,数十年间在语言学研究中发表了许多有创见的论著。如《从两本书看索绪尔的语言哲学》(1983)、《社会语言学和唯理语言学在理论上的分歧》(1985)、《语言的定义、功能、起源》(1986)、《论语法》(1986)、《从〈说文解字〉的前序看许慎的语言哲学》(1987)、《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1988)、《〈马氏文通〉及其语言哲学》(1991)等。他提出了许多不同于前人的新思想、新观点,在语言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国璋在文化研究、外国文学研究、鲁迅研究及翻译研究等领域均多有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