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也称《嵩山开母庙西石阙铭》。东汉延光二年(123)刻。篆书。二十五行,行十五字;下方题名十二行,行七字。在河南登封。《嵩山三阙》之一。据淸王昶《金石萃编》记:“铭二横各高一尺八寸五分,广八尺九寸五分。”上海艺苑眞赏社有影印本。人民美术出版社《秦汉石刻的篆书》收入。《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收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搨本。
【集评】:
淸冯云鹏《金石索》:“篆法方圆茂满,虽极剥落,而神气自在。其笔势有肥瘦,亦有顿挫,与汉缪篆相似。”淸潘锺瑞云:“其笔势圆满,顿折俱可推寻,足爲学者之楷法。”康有爲《广艺舟双楫》:“笔益茂密”。
【赏析】:
开母庙篆法雄浑,造型蜾扁,线条肥腴,流动感特别强烈,几如满白汉印文字。结体近似《祀三公山碑》而较规矩,字距基本整齐。最突出的是:西河的“河”字右部的“可”,用草书结构来写篆书,这在篆书中是极罕见的例子。
叶封《嵩阳刻石记》谓:“阙在啓母石(汉避讳改啓曰开)正南,其式以石条垒砌如垛,而阙其中如门,石质粗劣,空处刻什花纹。”综览《开母庙石阙铭》文字,篆法朴茂处无刀刻痕如汉铜印久经锈蚀文字。线条雄伟,大气磅礴,不逊《泰山》秦刻石,与石质不无关係。此刻特点是:以流丽婉转的线条,构成蜾扁的方形篆书。凡遇方形折角笔线,皆作小圆角环转。用一种方正不露硬角,平直内含环转的造型法则来写篆书。运笔力求自然,不加修饰,结构内舒外紧,如独步空庭。故其书风在汉篆中独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