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

语出《明史》卷二百八十六《李梦阳传》:“梦阳才思雄鸷,卓然以复古自命。……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是者弗道。”与此书卷二百八十七《王世贞传》“其持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而藻饰太甚”表述相近。这一概括旗帜鲜明、简明扼要,后常被人引用,并被用于通论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思潮。但它不够准确,更准确的表述是文章师法先秦、西汉,五言古诗师法汉、魏,歌行、近体师法李白、杜甫和初、盛唐诸家。

先秦两汉和盛唐是中国古代散文和诗歌的黄金时代,李梦阳、何景明等人在明弘治朝登进士第,欲弘扬古学,于是选择古代诗文的最佳典范,本意是要从中获得古人个性与规范完美结合的真诗精神,从而革新明代流行已久而疲软不振的台阁体与性理派诗文风格。但他们很快遭遇刘瑾乱政,在正德年间的混乱政局中,无法在更广泛的政治文化领域有所作为,只好以诗文(尤其是诗歌)自负。李梦阳、何景明在如何学习古人的理念上有分歧,导致了文学史上著名的李何论争。对于这场纷争,《明史》的判定是“李主模拟,何主创造”,但其与事实有较大出入。李梦阳强调学习古人要从体制声调等形式规范入手,何景明则主张师法古人的“神情”。何景明之说虽可避免过求形似之失,却也没有摆脱学习和模仿的道路,因而不可称为“创造”。

李梦阳、何景明本希望以复古为契机,革新文体与文风,但未能实现这一初衷,因此在文学史上被贴上了复古主义的标签。《明史》用“必”字强调他们对古代文学遗产过分的拘守。

嘉靖(1522~1566)中期,在严嵩专权误国的政治生态下,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再次揭起复古的大旗,他们的文学活动与险恶政治对抗的意图更明确,采取的师古策略也更极端。李攀龙对先秦散文、古乐府和汉魏古诗的模仿甚至亦步亦趋,文学复古走入了更狭窄的道路。相比之下,他们对初、盛唐近体诗的学习相对圆活,更能体现何景明“领会神情”这一理念的传承。王世贞提出“师匠宜高,捃拾宜博”的看法,已经初步突破了对第一义的拘守,晚年又提出“用宋”“有真我而后有真诗”等主张,进一步拓宽了复古派的诗歌疆域。他还倡导剂、辞达等主张,丰富文章的审美内涵,强化其可读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他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也高于后七子其他成员。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大致代表了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主张。从文学角度看,这种主张基本无可取之处。前后七子也有较好的诗文作品,但都是真情所至,与是否“必秦汉”“必盛唐”无关。

为您推荐

仪式乐歌

仪式乐歌 : 仪式是人类早期具有象征性、表演性的一整套文化传统行为。早期诗歌表达的是初民社会里的群体观念及心理历史,常常依附于特定的仪式,具有群体性和社会性的特点。中国文学史上,先秦文学典籍保..

上博简《楚辞》类文献

上博简《楚辞》类文献 : 1994年5月,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文物市场购回一批战国竹简,专家断定是楚国迁郢以前贵族墓中的随葬物,先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完、残简约1200支,约达35000字。其中有五篇《楚辞》..

语体文

语体文 : 主要记录古人生存经验、为人处世或为政治国等方面的嘉言善语。先秦文献中,称引“语”的现象很多。《墨子·非攻中》:“古者有语:‘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孟子·万章上》:“语云:‘盛德之..

寄托

上博简《逸诗》

上博简《逸诗》 : 上博简《逸诗》残简共2篇,都无篇题。整理者马承源以其中比较完整的诗章的首句作篇题,为《交交鸣鹥》;另一篇诗章残缺较多,据诗意内容拟定篇题为《多薪》。这两首诗都不见于今本《诗经》..

黄溍

黄溍 : 婺州路义乌县(今浙江义乌)人。先后师从王炎泽、刘应龟、方凤、石一鳌等,与龚开、周密、仇远、白珽等遗老名士过从甚密。元延祐二年(1315)中进士,授宁海县丞,整顿盐政,除暴安良,有令名。后历任诸暨州判..

宋褧

宋褧 : 大都(今北京)人。为宋桢之子,宋本之弟。宋桢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为归州兴山县(今属湖北)主簿,宋褧出生于此。他年少时家境贫寒而刻苦向学,延祐六年(1319),宋本兄弟随家北还大都,得到元明善、张养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