诅楚文

    诅楚文 :

北宋嘉祐(1056~1063)、治平(1064~1067)年间,先后在三个地方发现了三块战国时代的秦石刻。这三块石刻文字内容基本相同,只是所告神灵不同,分别是巫咸、大沈厥湫(一作大沈久湫)和亚驼。原文并没有题名,当时或题曰《秦祀巫咸文》,或曰《秦誓文》,或曰《巫咸碑》,而题《诅楚文》者为最多。据郭沫若《石鼓文研究·诅楚文考释》考证,刻文当作于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秦楚蓝田之战的前夕。

文中首先罗列楚王熊相的罪状,言其背盟犯诅、蔑视神灵、刑戮孕妇、拘押叔父,罪大恶极。让神灵明白,秦国出师乃不得已,是自救,乃正义之师,希望唤起神灵的同情怜悯。然后提出要求,“幾灵德赐,克剂楚师,且复略我边城”,祈求借助神灵的祐助,战胜敌人。因刻文表现出对楚国的憎恨,有诅咒的意思,故后人多称为《诅楚文》。但其无论是内容结构,还是语气措辞,同先秦的祷战文非常相似,是大战前向众神祷告仪式上用的文辞,是祝祷文而非诅辞。《周礼·大祝》曰“掌六祈以同鬼神示”,郑玄注引《司马法》曰:“将用师,乃告于皇天上帝、日月星辰,以祷于后土、四海神祇、山川冢社,乃造于先王。然后冢宰征师于诸侯曰:‘某国为不道,征之,以某年某月某日,师至某国。’”古代出师,都要举行祷祭仪式,遍告众神。《诅楚文》就是这种祷战仪式上使用的告神文辞。

《诅楚文》的出土,说明古人的祷战之辞,要形之于文字,铭刻于玉石之上,或埋于土中,或沉到水里。以为这样做,神灵才能完全领会自己的祈求。至今出土的只有这三石,并不意味着秦国祷告的只有这三神。秦国不仅发动了全国之人力,亦动员全国之神力,足以想见那场战争的残酷。

为您推荐

《艺圃撷余》

《艺圃撷余》 : 王世懋撰,1卷,5000余字。王世懋(1536~1588),字敬美,号麟洲,明后七子之一王世贞之弟,人称少美、小美,太仓(今属江苏)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登进士第。万历十五年(1587),辞病归。著有《王奉常集..

《渔洋诗话》

《渔洋诗话》 : 王士禛撰,3卷。上卷101条、中卷95条、下卷86条,共计282条,约28 000余字。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贻上,号阮亭,晚号渔洋山人,死后因避雍正帝胤禛讳,改名士正,乾隆时诏改为士祯,新城(今山东桓台)..

史传文

史传文 : 以记录历史为主、多出自史官之手的叙事性散文。史,即历史典籍;传,即经之传,主要指《左传》。泛指先秦历史散文。史籍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产生,史传文是中国古代史官文化发达的产物和见证。《周礼·..

论诗诗

《文体明辨序说》

《文体明辨序说》 : 罗根泽据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抽辑而成,约44 000余字。徐师曾(1517~1580),字伯鲁,号鲁庵,江苏吴江(今江苏)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王世懋为其撰《徐鲁庵先生墓表》。著述丰杂,存有数..

《谈龙录》

《谈龙录》 : 赵执信(1662~1744)撰,1卷,4000余字。赵执信生平主要见于《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传》卷七一、《国朝名家诗钞小传》、汪由敦《文林郎前右春坊右赞善翰林院检讨赵先生执信墓志铭》等。《..

《渚山堂词话》

《渚山堂词话》 : 陈霆撰,3卷,共61则,约1.3万字。刊于明嘉靖九年(1530)。有《四库全书》本、《吴兴丛书》本等。陈霆(1477~1550),字声伯,号水南。德清(今属浙江)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曾隐居渚山40年,著述百..